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回到香港進行「港口外交」的概念,究竟什麼是「港口外交」?其實,這就是英國人巧妙地利用香港的商用港口,去進行戰略行動的創造,而這種創造性,雖然被中國政權效法,但卻始終未能盡用香港港口的應有優勢。

傳統的港口外交學術研究,通常以海事或海軍外交的視角,將港口的作用與國家外交聯繫起來。[1] 港口的重要性本來在於透過部署船舶、和日常維護工作,來協助海事行動,以及透過供應網絡和緊急維護工作,去維持海外的海軍任務,被視為國家海權的相關指標。[2] 一個海上強權在具爭議性的海域靠岸,或到港口的友好訪問,通常被視為與該地區盟友關係堅定的展示。

然而,這種定位限制了許多對港口外交研究的定義和方法,因為海軍化的基地或港口以外,也有不少商業港口具備戰略價值,但類似中國上海、韓國釜山、荷蘭鹿特丹 (Rotterdam) 等商業或民用港口受到的研究關注,始終遠低於菲律賓蘇碧灣 (Subic Bay)、日本沖繩、或塞浦路斯至今由英國控制的阿克羅蒂里 (Akrotiri) 和德凱利亞(Dhekelia) 港口那些開宗明義的軍事港。商用及民用港口的數量,比起海軍港口和基地已經多很多,而民事「靠港」在後冷戰時期,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中國崛起後,有見英國利用各地港口的戰略成效,開始發展自己的「港口外交」,重點是通過投資港口和相關港口基建,「以快速物流擴張、加快資訊技術轉移、情報工作和進入市場為核心」。[3] 北京的主要港口外交工具,並非高級領導人訪問和雙邊峰會,而是以由市長、省部級官員,以及主要國有企業的董事長或代表組成的中國代表團,所進行的海外訪問、商務對話和後續投資。而這種戰略,與傳統海軍港口戰略是並行不悖的,正如海軍戰略家吉原恒淑表示,北京透過「使用非海軍資產」,制定「複雜、有條不紊的戰略,以確保中國的海洋主張」,包括部署海岸防衛隊,甚至以漁船代替正式海軍,在具爭議性的東南海域「巡邏」,以及把爭議海域,堅稱為中國漁民的「歷史漁區」。[4] 

中國創新地以非傳統方式投射其海上力量,結合港口外交的軍事、商業、經濟、文化用途,正是近年中國「銳實力」的展現。以中德關係為例,2001年解放軍第一次靠港訪問,是在德國威廉港海軍基地,第二次則是在對德國具經濟重要性的民用港口漢堡港,這港口最終也在2022年接受了中資企業直接投資。德國杜伊斯堡則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民用港口之一,被視為「習近平通往歐洲的門戶」,對「一帶一路」倡議具重要戰略意義。[5]  至於非洲之角港口建設的競爭日益激烈,以及針對中國在歐洲投資的「特洛伊港口」批評,也是國際關係焦點,只是未被傳統學者充分探索罷了。[6] 問題是香港這港口在如此策略當中,還有多少角色?

[1] Harkavy 1982;1989;2007.

[2] Smith,Pinder,1997;Mahan 1911:118 - 131.

[3] Barston 2006:73.

[4] 吉原,2013:2.

[5] Gady 2005;Oltermann 2018.

[6] Styan 2018;van den Berg, Meester 2018 Lee 2018.

▶️ 延伸視頻:民國船王董浩雲:為何董建華父親1949年選擇台灣?(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9Y74XtmgS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