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海外華僑網絡對海外香港人網絡的啟發眾多,另一例子是以秘密會社方式營運的民間網絡。而這類網絡,可以算是隱藏在主權國家的「高度自治」存在。

這些秘密會社是東南亞華人民間網絡的早期形態,不少源於中國大陸南方的秘密會社在明末清初之際,隨著中國南方移民被帶到東南亞,主要派別有青幫、洪門等,此外也有各式各樣的民間創造。這類秘密會社最初大多有強烈政治色彩,例如提倡「反清復明」,但到了海外之後,政治色彩會漸漸淡去,逐漸演變成為南洋華人保護自身利益的社會組織。[1] 

海外華人的秘密會社多以地緣、方言為組織邊界,逐漸發展成兼容同鄉會、宗親會的性質,乃至取而代之。例如在檳城,到了1881年,作為華人組織力量的義興、建德、和勝、存心、義富、海山六大秘密社團的人數,約佔當時當地華人總人口的69%,可以算是「全民社團」。[2] 雖然海外一直有同鄉會幫助南來華裔同鄉立足紮根,但同鄉會對異省、異鄉人缺乏幫助;秘密會社雖然也有明顯地域色彩,但起碼跨越了鄉里的限制,「聯合互濟,手足互助」,成為當時華人用來對付逆境、生存自衛的團體口號。[3]

秘密社團除了組織、協調和處理華人內部事務和糾紛,更扮演協助各地殖民地政府管理華人事務的角色,有點像早期英屬香港的東華三院等「第三部門」,逐漸成為有實無名的「類政府」角色,管理海外華人社會。例如泰國的報德善堂類似香港東華三院,成立於1910年,最初以救災、贈醫施藥為主,後來發展至開辦學校、醫院,並在泰國設立分支機構。[4] 秘密會社同時也是許多華人獲取經濟利益的重要工具,當時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海外華人,與秘密會社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在華人經營或壟斷的行業,都如開採錫礦、金礦、經營港口、種植園、工程包工等,甚至支援中國革命,均有秘密會社的身影。[5]

在海外華人群體當中,除了秘密會社,還有以經濟利益為目標的比較單純的商業集團,例如工商團體、同業公會等。東南亞各國華人從事的工商業活動,一般都有全國性的工商團體,例如中華總商會。[6] 這些商會對內調節華人社會內部矛盾,對外代表華人權益。由於各地政府政策會對海外華人經濟活動產生重要影響,為了使政府的立法和決策有利於他們的經濟活動,華人工商業團體越來越積極參與各地政治,因為掌握了不少資源,逐漸成為各地社會的一大山頭。

《港區國安法》後離散全球的海外香港人,並沒有刻意仿效上述模式運作,但卻不謀而合的發展了上述種種網絡,再結合現代科技,成效已經猶有過之。在時空壓縮的全球化時代,身份認同這類昔日往往要千百年培植的主體,往往可以極速固化;而昔日要大量時間醞釀的秘密會社,現在要建立的成本和難度,也大為減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些海外華僑的歷史,難道不是海外港僑的殷鑑?

[1] Qinghuang Yan and Mingxian Su, Xin MA HUA Ren She Hui Shi (Beijing Shi: Zhongguo hua qiao chu ban gong si, 1991).

[2] Wilfred Blythe, The Impact of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a: A Historical Stud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陳劍紅,“檳城華人社會組織的歷史演變”,資料與研究 32 (1983)。

[3] 郭仁德,揭開私會黨的真面目 (吉隆坡,馬來西亚: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 1991)。

[4] 鄭午樓,“在華僑報德善堂80周年上的致詞”,泰國華僑報,1990。

[5] 陳業霖,“華族對開發馬來西亞的貢獻”,資料與研究 32 (1998)。

[6] Xiongpu Fang and Zhenli Xu, Hai Wai Qiao Tuan XUN ZONG (Bei jing shi: Zhong guo hua qiao chu ban, 1995).

▶️ 延伸視頻:練乙錚新書《驚心集》對談:駁斥「中共不等於中國」論,必須以幫會角度理解中共政權(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W_ATLxYc4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