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地緣政治與傳統外交兩個概念往往環環相扣,外交是國家處理地緣政治局勢的手段,而地緣政治則是國家外交的其中一個維度,香港一類地緣政治的支點,則在兩條軸線當中遊走。踏入21世紀,數碼科技為外交帶來潛力與憂慮的同時,地緣政治的三大重點:戰略要地、邊界與防衞、國家主權,亦被這個虛擬時代重新定義。

在傳統地緣政治觀裡,戰略要地之所以引來各國爭奪,要不就是因為其地理位置,例如印度希望獲得伊朗恰巴哈爾港的使用權,去掙開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圍堵,或是美國必須控制第一島鏈,就是方便圍堵中國;要不就是因為其資源豐富,例如在釣魚台爭議,令中日雙方互不相讓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想拱手相讓附近的東海油田等天然資源。但在虛擬時代,關鍵地區不再單純是哪一片陸地(如陸權論所說)、或哪一條航道(如海權論所說)為某個強權控制,而是核心技術(例如半導體、5G、6G)、數據中心、網絡社區、入口網站(web portal)等的控制權。必須承認,新加坡、台灣作為主權獨立的國家,在半導體外交當中,都扮演了中美之間的關鍵角色,但香港就已經毫無優勢。

傳統的國家邊疆往往是按照歷史上戰爭的結果、或隨之簽訂的協約而定,而當地緣政治出現變化,往往是指地理版圖出現變更,通常是由於軍事行動所致。二戰後,雖然有關地理邊界的爭議並非不存在,例如中印邊境衝突、以巴對耶路撒冷的爭奪等,但國家對大部分的邊界,還是相對能取得一定共識。

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趨成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再像國家邊界般壁疊分明,甲國人士能夠在網絡平台上,與乙國人士討論丙國的內政,甚至影響丙國的輿論。這發展雖然令「內政」的排他性降低,但還不至於衝擊一國對主權內領土和人民的根本控制。但國家能不能保護自己專屬的互聯網域名及其領域,並把自己視為違法的虛擬活動防微杜漸,例如網絡黑客的跨國界惡意入侵,或封鎖不利政權的訊息,卻是「地緣政治2.0」的兵家必爭之地。

為了守護傳統地緣政治的邊疆,各國在不同時代進行著不同形式的軍備競賽,希望使得船更堅、炮更利,好令自身在列強對峙中取得優勢。而在網絡邊疆的防護裡,國家急欲裝備的便是各種防火牆、密碼系統,以防止網絡滲透的活動。例如美國在2003年推出「愛因斯坦計劃」(EINSTEIN Program)[1],用於政府部門和民用機構網絡關口,監測網絡流量,在探測到惡意流量時進行通報,同時分析網絡安全,現在美國已有超過600個政府機構網站裝備愛因斯坦系統。

與邊界與防衛相關的便是新地緣政治的主權概念,在傳統地緣政治裡,國家在有形的邊界、或專屬經濟區被蓄意突破時,便有一定的正當性進行防衞。但在邊界變得模糊的情況下,如何定義「惡意網絡入侵」?什麼才是合適的反制手段?對於物理上國家之間的紛爭,國際社會也尚未能找到有效地解決的方案,國際法庭沒有絕對的權威,經濟制裁等措施亦是個別國家的手段。對於虛擬網絡的紛爭,國際社會更加沒有一套完善的處理機制。不過近年國際社會亦注意到網絡世界的機制真空,有部分國家嘗試為跨境資料傳輸訂立法規, 例如歐盟便與美國於2016年達成《歐盟-美國隱私護盾(EU-US Privacy Shield)》協議[2],視美國為安全的資料傳輸國家,而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要求資料只可以傳送到有適當資料保護要求的國家。中國更公然提倡「網絡主權」概念,不承認國家主權之上有任何虛擬世界的遊走空間,雖然不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接受,但起碼在國內,卻是非常堅持地落實這一套概念。換句話說,「新香港」被牢牢綁訂在中國定義的「一國網絡主權」之內,唯獨海外香港人才能突破這藩籬,獨自超然於母體,去走進地緣政治2.0時代。

[1] Privacy Impact Assessment EINSTEIN Program: Collecting, Analyzing, and Sharing Computer Security Information Across the Federal Civi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National Cyber Security Division United States Computer Emergency Readiness Team (US-CERT). 2004.

[2] “Privacy Shield Overview.” Privacy Shield Program Overview | Privacy Shield, www.privacyshield.gov/program-overview.

▶️ 延伸視頻:王立、沈伯洋:中共網軍怎樣散播謠言,在台灣傳播失敗主義?(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aKm3dn8Vxw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