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外公、外婆來到香港後,現在回看,會發現他們有不少大時代的鬱結:中共革命令家道中落、家人四散,知識份子和地主出身令「留下來的人」被批鬥,人在屋簷下又不得不工作下去之類,之前都談過很多。不過他們的最大心病,還是源自一個人:他們的兒子,也就是我舅父發生的悲劇。

而這個故事,同樣離不開大時代的政治。由於外婆很不願意直接面對這故事,我本來所知也是不多,只是從小到大覺得很神秘,後來才逐漸從不同前輩口中還原全貌。

外公一家男丁不多,他自己直系只有一個妹妹,而他生有一子一女,我母親是姊姊。舅父出生後,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自然十分高興,覺得有人繼後香燈,於是對小兒子特別縱容。用現在角度看,外公、外婆自然和當時大多數家長一樣,不太懂得牧養孩子,舅父的小學階段就已經很難管教,和非常守紀律的母親剛好相反。母親就讀教會學校,舅父卻在傳統愛國學校,培養出來的氣質、品味,自然也很快有了天淵之別。所以母親的童年,據說就是在弟弟半欺凌、半捉弄之下渡過的,而外婆總是偏袒兒子。這些其實是轉告自母親的朋友,她是不會對我說這些的。

舅父自小身體就不好,常常哮喘,經常病發得很厲害。這又加強了外公、外婆對他的憐惜,慢慢就積非成是,變成了旁人皆見的縱容。

其實舅父的基本學習能力不錯,畢竟是家學淵源,中英文根柢都很好,而在那個時代的香港,中英文能力基本上足以確保向上流動,無論屬於哪個圈子都一樣。然而外公、外婆對這位兒子的期望太大,因為他們各自的親人都非常出色,特別在文壇、報界算是有頭有面,於是就將所有「應有」的成績,全部投放在這個唯一的兒子身上(後來就轉移到我身上)。反而對我母親沒有多少要求,令她可以愉快渡過自己的童年,到了今天,依然和她的中學同學經常聯繫。

在這樣的氣氛下,這個家庭就逐漸出現了很多道隱藏的裂痕:父母的高度期望、家族的壓力,令兒子吃不消;那個特殊環境、特殊圈子對男丁的期望,又帶有政治正確的期盼;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以為儘量滿足兒子的物質要求,就是儘了責任,卻不知到這會助長逃避、沒有紀律的性格;而當父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弟弟,而弟弟又不那麼尊敬被父母有點忽略的姊姊,姊姊自然也有自己的鬱悶。

在這樣的氣氛下,外公、外婆作出了一個影響舅父一生的決定,同時也是永久影響整個家庭的決定。

▶️ 延伸視頻:傳統左派元老後人吳力波:上山下鄉學習心得:深入最基層的共產黨,與國民黨有何不同?(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MKlxLt4j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