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整理家族故事的資料搜集期間,發現了不少從前從無得知的故事,例如這篇訃聞。這是整整六十年前、即民國五十一年(1962年)12月28日的台灣官媒《中央日報》,訃聞主角張明烈是我外婆的四叔(四爹),和他的二哥、三哥一起,在1949年來到台灣。由於他英年早逝,我從無聽過他的故事,想不到卻從這訃聞得到比較完整的面貌。

寫這篇文章的劉光炎是國民政府官方宣傳單位《中央日報》總編輯、中宣部高層,也就是外婆二叔張明煒的親家,這裏曾經介紹過,因此劉光炎也稱張明烈為「弟」。後來我問家人,這位四舅公沒有後人,本來有一位養子,也是同樣英年早逝,滄海桑田,也就被逐漸淡忘。

但從訃聞所見,他和他的二哥、三哥一樣,都是在國民政府中宣部工作,而且級別同樣不低,病逝時擔任《中央社》台中分社主任(二哥明煒是《中央日報》社長、三哥明熙是《中央社》高雄分社主任),似乎確是家學淵源。

這篇訃聞的作者畢竟是來自同一個延伸家庭,相信難免有溢美之處,但也可見背後的傳奇故事:

抗戰期間當戰地記者;在重慶被日軍轟炸時堅持承印;後來又自辦雜誌;暗示有政經高層網絡;來到台灣後在台中開荒;然後積勞成疾,死時只有五十多歲。短短幾句話,背後蘊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經歷?單是「橫川之役」、「毒氣襲擊」、「死裡逃生」,已令人無限想像。假如不是有六十年前的這篇文章,大概就算是同一家族的人,今天記得他的也已經很少,想來不免欷歔。

說來,日前剛在台灣的殯儀館送別李怡前輩,同樣是自辦雜誌,同樣是人脈廣泛,同樣是經歷大時代。願六十年後,還有人知道這個時代的故事。

▶️ 延伸視頻:悼念李怡前輩:感謝《失敗者回憶錄》給我的人生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6Xmcg2fGw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