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外婆自從摔倒後不良於行,雖然不是必須坐輪椅,但也逐漸退化,離家外出的日子越來越少。到後期,基本上只能在家中,頭腦依然很清晰,對答也依然如常,但眼神越來越鬱悶。一個愛四出走動的人不能再行街,那種抑鬱,自然難以名狀,而她每次望向窗外,彷彿都在回望她的童年和黃金歲月。

雖然她在外公病逝後獨居,但她的家和我的家相距只有一條馬路,我的父母在她不良於行後,隔天就到她家食飯。有一位菲傭全天候照顧,另外她的大陸親人當中,也有一位大嬸自願來照顧了她一陣子。雖然也是寂寞可憐,但總算是有尊嚴、有家人陪伴地走過漫長的最後一程,儘管這一程,走了差不多十年。

在這人生的最後階段,每一位長者的性格,都難免扭曲。有些是將積壓多年的心結釋放出來,因為自理能力差了,也沒有能力 / 需要再壓抑;有些卻是將積壓多年的童真無意識地散播,原因同樣是潛意識沒有再裝模作樣的需要。像談過我的祖母,一生都很嚴肅、很大家長的精算,與兒子也不會表露甚麼感情,讓人的感覺有點冷漠,但到了人生最後幾年,經常開懷大笑,和照顧她的菲傭打成一片。

外婆則剛好相反。

她一生人都很熱情,對弟妹子女非常照顧,也可以說是很無私。但到了晚年,則有點判若兩人,經常投訴,無論我母親到得多頻繁,都覺得不夠。由於活動範圍只剩下家中,窗簾布的微塵、窗戶開的角度,都足以讓心細依然如塵的她大發雷霆,因為那已經是她生活的全部。

像那位菲傭,本來她非常喜歡,說當作女兒。但自從不良於行,要被全天候照顧,二人關係就差了很多。外婆幾乎所有的負能量、對人的偏見,都這樣釋放出來。人與人的關係總是雙向的,菲傭也開始偷東西,覺得她不能被取代,母親也只能適當處理;但到了最後,她還是找一個藉口離開了,到了加拿大,然後才告知她找到新工作。沒有對與不對,這就是人生。

事實上,就連那位主動來幫忙的大陸親戚,外婆也是諸多投訴,但在她健康時、年輕時,無論弟妹、親人有多麼無理的要求,她都是默默承受、再盡力完成。也許,這就是終極的反彈,也可見人性本來無善無惡,一如吿子所言。然而在現實世界,要真正活出本我,而不用人家在客套話當中領略本音,談何容易。

▶️延伸視頻:悼念李怡前輩:感謝《失敗者回憶錄》給我的人生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6Xmcg2fGw&t=3s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