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早在香港開埠初年的1840年代後期,在洋商大舉進駐之時,香港島已開始出現一批富有的華商,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創辦富珍齋餅食的潮州人陳開泰,以及同為潮州人的陶瓷業大亨吳潮川,他們的產品不只風靡香港,更是遠銷海外。到了太平天國戰爭時,中國大陸南方富豪們紛紛舉家搬到香港避難,使得香港的華商勢力進一步壯大。後來在十九世紀末,華人開始遠赴美國、澳洲等地當越洋勞工,或者淘金,這些海外華人的生活必需品十分倚賴中國大陸,於是香港便開始作為轉口港,將食物、日用品、中藥等轉口到世界各地。這些有實力的華商加盟,除了產生了前文介紹過與美商合作的金山莊,也催生了香港另一個以華商為主的全球貿易網絡:「南北行」。

「南北行」光是名字,已經展現了香港的轉口港地位。所謂「南貨」,是一些運往中國北方的南方土特產,例如海味、火腿之類;而「北貨」,就是運到南方的中國大陸北方土特產,例如花菇,或一些日用五金。1858年,「南北行」這名字首次見於港英政府官方年報《藍皮書》;1881年,港督軒尼詩爵士(John Hennessy)在立法局致辭時指出「中國貿易行(又稱南北行)及其他富有商戶將英國貨物轉運往中國,其數量由215家(1876年)上升至395家,華商數目亦由287人上升至2377人」,可謂官方對南北行的正面認可證據。[1] 香港的南北行公所是香港第一個華人商會組織,2020年的香港舞台劇《一水南天》,正是以南北行公所的商戰為時代背景。

南北行體系建立後,香港的南北行商人充滿國際視野,業務範圍很快就超越了中國大陸的地理局限,開始從東南亞華商進口食米,然後將東南亞食米經香港出口到中國大陸,甚至再轉運到東北亞,賺取的差價一度是「大茶飯」。這個大米貿易網,令東南亞稻米、中國大陸華人的飲食習慣、東北亞新興消費市場扣連起來,當時南北行香港商人的運貨輪,則成了「前全球化時代」的重要物資樞紐。[2]

具體例子可以參考移居香港的潮州人高元盛於1843年創立「元發行」,這字號最初生意額寥寥可數,後來由經營往來暹羅與潮州運輸的帆船船主高滿華(又名高楚香)於1853年接手,令元發行成功擴充發展成跨境企業,於曼谷設立了五間米廠,把白米出口至香港,再轉運往中國大陸的北方城市,成了當時的米商龍頭,除白米外,亦涉足一般貨物運輸。[3] 高滿華同時是東華醫院創辦人之一,也是香港華人社區備受尊重的領袖。元發行其後由他的兒子高舜琴繼承,並在東南亞包括新加坡港口開設支部,涉足航運中介,多年來為蘇格蘭東方航運公司、北德意志路易公司、太古公司等,提供往來香港和曼谷的蒸汽船和貨運服務。

不過更有代表性的還是《一水南天》的乾泰隆。乾泰隆由潮州汕頭商人陳煥榮1841年在香港文咸西街創立,他在鴉片戰爭後購買「紅頭船」往來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從泰國買入大米送到新加坡、香港、汕頭,回船再販賣這些地方從中國大陸運來的特產。他的兒子陳慈黌則是《一水南天》的主角原型,採取現代化方式管理南北行,在泰國設立「陳黌利行」自行加工生產稻米,繼而兼營錢莊,全盛時期甚至成了泰國首富,在新加坡有「陳生利行」,在祖家汕頭同樣有大量物業,成了一個跨國華商網絡。[4] 這個舞台劇以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為切入點,講述香港國際視野的故事,最終一幕名叫「焚城」,表面上是以日軍進犯、香港淪陷為謝幕,歌詞訴說東方之珠不再、唯願再有機會發熱發亮,但觀眾無不想到2020年後的「新香港」,看得熱淚盈眶。

[1] 丁新豹,「南北行及轉口貿易」,香港海事處「香港港口與海事處歷史」(https://www.mardep.gov.hk/theme/port_hk/hk/p1ch3_6.html)

[2] 陳計堯,「近代中國的開港、工業化與通商口岸之糧食消費的變遷」,於《港口城市與貿易網絡》。

[3] 丁新豹,「香港華商的出現」,香港海事處「香港港口與海事處歷史」(https://www.mardep.gov.hk/theme/port_hk/hk/p1ch3_7.html)。 

[4] 傅穎、申明浩,「慈黌爺起大屋,經典潮汕商人傳奇」,《時代週報》,2017年10月5日。

▶️ 延伸視頻:《一水南天》編劇張飛帆:海盜、米商與東南亞共同體,讓我們重新發掘香港的海洋屬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ZHpe1xwwI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