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除了葡萄牙經營的帝國最終幾乎全部成就了香港、而不是葡屬澳門,另一個老牌拉丁殖民帝國西班牙,同樣也協助了香港成為國際都會。

西班牙在全盛時期,壟斷了來往太平洋、大西洋之間的「大帆船貿易」,西班牙的歐洲本部、美洲殖民地(當時包括整個南美洲西部、中美洲和北美洲西部)、「西屬東印度群島」(今日菲律賓、一度甚至包括台灣北部)之間,形成了一個三角貿易關係。盛產於美洲殖民地的銀圓,被源源不絕送到西班牙購物,菲律賓則成為亞洲貿易中心,再將各種物品送到歐美。馬尼拉是當時如假包換的世界樞紐,而馬尼拉西班牙莊主和菲律賓人的混血後代,即最普遍的混血「墨士提索人」(Mestizos),成為了當地教會以外的管治階層。他們普遍以西班牙人自居,並像後來的香港人那樣,承擔了溝通東西文化的角色。

通過兩洋貿易,不少西班牙、葡萄牙商人從菲律賓運送大批墨西哥銀圓到中國大陸和香港,令墨西哥銀圓成了大清帝國後期最流通的貨幣之一。雖然英國希望香港自己鑄幣,又使用過印度盧比、日圓等,但早期還是墨西哥銀圓最為流通,而這也有利香港迅速融入當時的國際貨幣體系。

就像葡萄牙商人視香港為比澳門更有吸引力、足以取代「真・澳門」的「澳門2.0」,菲律賓的西班牙人、混血貴族,也視香港為「馬尼拉2.0」。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菲律賓的貴族、中產階級,不少有在香港當寓公、渡假、或送子女到香港讀書的習慣,讓香港人有機會接觸拉丁帝國的遺產。例如菲律賓國父黎剎就有菲律賓、西班牙、日本、中國、大洋洲混血血統,曾經在香港行醫,而他選擇香港自我放逐並非偶然,因為那根本就是菲律賓權貴會集體串連的地方。當時亦有菲律賓-西班牙貴族從香港招募「港傭」,到菲律賓當家務助理、或子女的家庭英文教師,眾所週知的是後來風水輪流轉,變成香港大舉輸入菲傭,但這卻不能掩蓋早年「港傭」從菲律賓那裏學習到國際視野的事實。[1]

菲律賓後來在美西戰爭後,由西班牙「過戶」到美國,而美國在美西戰爭期間佔領菲律賓的美國海軍,正是從香港的基地出發,可見當時香港和菲律賓的戰略淵源。美國管治期間,菲律賓商人大舉來到上海、香港兩大國際都會,同時還帶去大量音樂人,最終又是大部份在1949年後落戶香港,他們的後代包括了在香港樂壇發光發熱的杜麗莎家族、鮑比達、Christine Sampson等。

在二戰後初期,菲律賓從美國手中獲得獨立時,馬尼拉依然被視為最有希望的「亞洲國際都會」,亞洲開發銀行總部也選址在那裏。雖然西班牙帝國已經煙消雲散,但菲律賓商人還是承繼了這個帝國的若干貿易傳承。不少菲律賓商人在菲律賓的黃金時代都有投資香港,例如1961年建成的「低端全球化中心」重慶大廈,就是二戰前夕1938年來到香港的菲律賓商人蔡天普(Jaime Chua Tiampo)投資興建(興建時的定位自然是「高端全球化中心」);[2] 而香港人非常愛好的生力啤,也是菲律賓本土公司傳到前宗主國西班牙、再在香港開枝散葉的菲港合作結晶。

[1] Jason Wordie, "Hong Kong once supplied domestic helpers to the Philippines, until roles reversed".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3 July 2020.  

[2] York Lo, "Jaime Chua Tiampo – Developer of Chungking Mansions".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Website, 25 January 2019.

▶️ 延伸視頻:菲律賓「國母」馬可斯夫人艾美黛:貪腐百億美元,依然萬民景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chTIkCdNo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