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港區國安法》和「動態清零」之後,「新香港」逐步成功成為「中國都會」。這時候,黨媒卻配合「新香港」大小媒體,不斷報導新加坡取代香港的「新聞」。

例如昨天公佈了一項金融中心指數報告,負責研究的還是中國的研究機關「中國(深圳)綜合開放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榜上本來前三名是紐約、倫敦、香港,即「紐倫港」,新加坡只排第六,最新排名卻是新加坡連升三級,成為第三,正式取代香港,成為「紐倫坡」。

這樣的新聞被《文匯報》重點報導,配合另一大版關於新加坡怎樣成功舉辦大型盛事,與及批評「新香港」政府把優勢拱手讓人的評論,一時間,令人懷疑黨媒是否精神錯亂。那是為甚麼?

其實,這樣的報導,對新加坡人而言,卻是非常侮辱。這個「金融中心指數」並非最有公信力那種國際指數,而香港政府不斷宣傳的「全球最有公信力指數」,其實是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的「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香港從1995-2019年都是排名第一,直到2020年被新加坡取代,跌落第二。《港區國安法》通過後,香港從2021年開始更是被直接除名,與中國共享排名107的「榮光」。

對新加坡而言,競爭對手一直是倫敦、紐約,而正如李光耀昔日強調,新加坡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只需要計算自己的國家利益,不像香港成為中國特區後,要「顧全大陸」,結果只能行利他主義。在這層面上,新加坡的競爭對手可以是南韓,甚至中國,而不可能是中國一個普通城市的香港。

黨媒不斷強調新加坡超前香港,其實是在散播「香港依然可以和新加坡競爭」這fake news,事實上,競爭早已經完結,已經不存在。

黨媒又不斷「怪責」「新香港」政府防疫政策進退失據,其實,就算我們多鄙視這個「新香港」「政府」也好,要不是北京以「動態清零」為國策,香港公務員、專家再庸碌無能,也不會令香港和中國、澳門一樣,成為全球目前僅有依然以「抗疫」為名、乘機每日強化全民監控的「美麗新世界」。

黨媒不願意承認香港存在移民潮,不願意承認走人、走錢與《港區國安法》有關,一切都以「疫情」為擋箭牌,這和普京沒有侵略烏克蘭、只有「特別軍事行動」一模一樣的自欺欺人。

不久前,TVB向友好媒體放風,說明年某位TVB力捧的新人,會「繼續」和姜濤「平分秋色」。這樣的手法,一切似曾相識。姜濤會如何想,新加坡就是如何想了。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