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英女王的世紀國葬,泰國王室全部缺席,而英泰兩國王室的歷史淵源,卻又居然和香港拉上關係。究竟這段歷史是怎樣的?

在香港開埠初年的19世紀﹐國際秩序以海權主導﹐香港的定位對英國十分重要﹐而當時的香港國際身份﹐基本上由兩條英國銳意發展的航線交叉構成﹐我們可稱之為「十字外交」﹐首先是東西線。

當時英國在遠東、近東的勢力範圍﹐由中國山東威海衛算起(當地清末成為英國租港)﹐輾轉到達埃及的蘇彝士運河(埃及在19世紀中葉成為英國實質保護國)﹐途徑連串英國殖民、管治或影響範圍的良港﹐包括新加坡、科倫坡(今日斯里蘭卡首都)、亞丁港(位於今日也門)等﹐其中香港的位置是不可繞過的中途站。

基於上述背景﹐香港開埠初年的港督﹐多以「東西線中途站」的整體概念管理香港﹐經常想著如何利用香港的位置與其他港口配合。他們雖然名義上不過是一港之督﹐但實際的影響力遠不止於此﹐也許叫作「遠東特使」、乃至「英國東西航督」更為貼切。

以香港第三任港督般含爵士為例﹐他除了在香港當港督,也曾代表英國出使當時如日方中的太平天國﹐製訂了西方從這場戰爭中取利的外交藍圖﹐堪稱中國近代史的關鍵人物。而在港英的角度﹐是否支持太平天國﹐也涉及港口腹地的發展問題。最終英國政府決定支持大清帝國,自然與英法聯軍之戰後,從清廷得到開放港口的承諾不無關係。

第四任港督寶靈爵士除了也曾到訪太平天國﹐更曾以「港督兼英國對華全權代表」的身份作為英國特使﹐到當時處於英法爭奪漩渦中心的泰國,與蒙固國王、也就是電影《安娜與國王》的泰王(周潤發飾演那位)週旋﹐最終簽訂了逼泰國開關的《寶靈條約》﹐可見當年港督的地位﹐遠較20世紀的尤德、衛弈信為高。

當時英國派港督到泰國扣關﹐並非純粹貪圖方便,同時也是港口外交的一環﹐主要是為了抗衡佔領印度支那的法國。而為了增加「說服力」﹐英國在19世紀中葉開始﹐不斷增強香港、新加坡和可倫坡之間的海上防衛線﹐所以「港督」當時的軍事身份是有實質內容的﹐往來香港的英國軍艦就算並非真正要打仗﹐也需要威嚇遠東、近東各國﹐這自然是砲艦外交的一部份。寶靈向泰王扣關﹐也是為了包括香港在內的英屬遠東港口(主要是新加坡和馬六甲)﹐尋找一個共同腹地。

▶️ 延伸視頻:如果查理三世是末代港督,香港、英國、中國、世界,會有何不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D1y4KqFN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