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為回應香港主權移交後,國際社會對其自由港政策怎樣變質的質疑,香港特區政府又改變不了國家主導的融合政策,更不敢碰觸意識形態、國家安全層面的佈局,能夠做的就只剩下最表層的國際公關工作,於是在首兩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特別是第二任的曾蔭權時代,一度推出了以「亞洲國際都會」(Asia's World City)為名的品牌運動。可惜由於這運動純粹是門面工程,而缺乏根本結構性調整的能力,結果只是香港國際地位的迴光返照,最終不了了之。不過這個品牌運動的發展歷程有不少被忽略的細節,對香港自由港如何回應特區時代頗具啟發,值得我們翻查相關官方和半官方資料,去重構運動的幾個階段演化。

「亞洲國際都會」品牌運動的起源,可追溯到主權移交後立刻出現的1997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董建華提出成立「策略發展委員會」(簡稱策發會),目的是「廣泛檢討和研究以確保香港的有限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使得香港「跟上世界競爭潮流,保持旺盛的經濟發展」[1],也就是將之定位為致力於香港長遠發展需求和目標的顧問機構,以及進行相關的研究。策發會在1998年正式成立,包括四個委員會,分別為「行政委員會」、「管治及政治發展委員會」、「社會發展及生活質素委員會」及「經濟發展及與內地經濟合作委員會」,它的重要使命為:(1)探討香港長遠發展方向;(2)評定香港的重要優勢和弱點,分析香港長遠發展中的重大機遇及挑戰;及(3)在香港長遠發展上,為行政長官提出戰略性意見。[2]

經過1998年2月至2000年2月的漫長磋商期,策發會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並訪問「各階層人士」,最後總結香港在建設「亞洲國際都會」中仍處於有利位置,其優勢包括:一個完善的、國際化導向的服務業結構,具有專門技能和知識的勞動力,以及出色的硬體(如交通)和軟件(如世界級教育)等基礎設施。基於上述假設,策發會提出四項長期發展戰略,分別是與中國大陸加強聯繫、提升競爭力、提升生活質量、和加強自身形象。[3] 直到1999年,香港特區政府正式提出「亞洲國際都會」這一名詞,作為上述回應。

在1999年的施政報告中,董建華提出要給香港建立一個明確定位,即「亞洲國際都會」,因此香港不只要成為中國的一個主要城市,也要成為「亞洲最國際化的大都會」。[4]由於董建華相信香港已具備倫敦、紐約等一切自由流通的大都市共同的元素,他認為香港可以享有與其相同的國際地位,即所謂「紐倫港」同城計劃,宣傳香港、倫敦(「歐洲國際都會」)、紐約(「美洲國際都會」)處於三個不同時區,企業只需要進駐這「三大國際都會」,就足以令各種商業活動「日不落」地進行。但董建華也承認,香港在人力資源和生活環境等方面,比其他國際都市遜色,因此他提出通過增加與珠三角地區的聯合發展計劃,與中國大陸加強聯系。在那時,這些姿態是否會繼續降低香港已在衰退的國際形象,已經不是陷入困境的行政長官所直接關心的了。

提出建設「亞洲國際都會」之後,國際公關顧問公司博雅公關(Burson-Marsteller)得到一份價值930萬港幣的合約,即市值約125萬美元,負責設計香港的品牌和視覺形象。雖然這家顧問公司首先關注於市場層面,但它宣稱自己按照其他大城市如紐約和倫敦的定位運動,創造出這樣一個的「國際」視覺形象——對龍的現代化詮釋,配上英文「Hong Kong」和漢字「香港」的形象,嘗試「將香港和歷史文化的標籤結合起來」[5]:

圖1: 「亞洲國際都會」香港品牌運動的原標誌(2000年)

基於上述市場調查,香港特區政府在2000年向世界展示名為「香港品牌」的運動成果,投資推廣署(InvestHK)這個專門負責促進香港外商投資、有970萬港幣預算的公共機構正式成立。香港政府新聞處和一些公共、半公共和私人機構如旅遊發展局、貿易發展局、投資推廣署、國泰航空、匯豐銀行等合作,協調管理香港品牌運動,以確保其品牌能在全球有效使用,並在這背景下舉行了一系列推廣活動。

按照標準公關策略,「亞洲國際都會」的定位在2001年香港舉辦的「全球財富論壇」上,向全球觀眾面世,香港政府相信這是推銷這一「產品」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全世界大量政界、商界領袖都會出席,包括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等。董建華在會議期間曾多次信心十足地重申:「亞洲的香港,將媲美歐洲的倫敦和美洲的紐約。」[6] 2003年1月,董建華在一個由香港特區政府智囊機構中央政策組主辦的講座中,再次向全球聽眾推廣「亞洲國際都會」品牌,但特別強調自由港與中國制度的融合,該講座題為「珠三角新時代: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7] 從那時開始,香港的十多個海外經濟及貿易辦事處(ETOs)承擔了推廣這品牌的主要操作任務;至於在香港境內,從山頂到機場、甚至是公共電車,「飛龍」的標誌隨處可見。香港品牌的理念,也融入各項國際盛事如香港七人欖球賽、亞洲電訊展、福布斯全球CEO峰會、香港工展會等。縱使在大多數活動,這個品牌並沒有吸引到太多公共關注,但這已經是香港政府能力範圍內的極限。

到了2004年,董建華突然以「健康理由」辭職後,其接任者曾蔭權書面宣稱會繼續穩固香港「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以保持香港連接中國內地和世界的角色。[8] 例如在2005年10月24日,溫哥華舉行粵港經濟論壇,曾蔭權重申自己願意承擔建設「亞洲國際都會」的使命,推動香港的投資機會。[9] 曾蔭權治下的香港,也繼續抓住舉辦國際活動的機會,嘗試鞏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例如2005年12月13-18號,香港舉行了世界經貿組織(WTO)第六次部長級會議,以及同月21號的亞洲世界博覽會開幕禮。香港的飛龍商標在這段時間,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大概最高。

曾蔭權本人外訪期間,經常佩帶「亞洲國際都會」的徽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曾蔭權的任期內的官方文件,卻逐漸減少了「亞洲國際都會」這個提法,雖然它仍是香港的官方標誌。2008年,香港特區政府開始了新一輪對「亞洲國際都會」品牌運動的評估,結果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公佈,但除了更新、「活化」商標設計,一切還是換湯不換藥。到了2012年曾蔭權離任後,這個名詞就鮮有再在公眾視野出現,香港的自由港標記,也開始默認了被「中國國際都會」這實質新定位取代的事實了。

圖2: 「亞洲國際都會」香港品牌運動的更新標誌(2010年)

[1] HKSARG Legislative Council, “Item for Establishment Subcommittee of Finance Committee”, EC (97-98): 66, 6 February, 1998.

[2] Hong Kong Commission on Strategic Development, “Bring the Vision to Life Hong Kong’s Long-Term Development Needs and Goals”, 21 February, 2000.

[3] 同上,vii; 24-34.

[4] HKSARG, “The 1999 Policy Address”, Section III, pp. 4-6.

[5]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品牌網頁,“香港品牌之背景”,(http://www.brandhk.gov.hk/brandhk/sc/view.htm,2010年2月25日測試。)

[6] Marissa McCauley and Shamza Khan, Asia’s World City: Hong Kong’s New Identity. Hong Kong: Centre for Asian Business, School of Busines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3.

[7] 見董建華2003年1月9日在「珠三角新時代: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研討會上的演講。

[8] Christine Loh and Amar Gill, “Political Evaluation: The Rise of Donald Tsang”, Hong Kong Strategy Market Outlook, Hong Kong: Civic Exchange, 2005, p. 5.

[9] 見曾蔭權2005年10月24日在溫哥華舉行的粵港經濟論壇上的演講。

▶️ 延伸視頻:劉夢熊:新加坡成功取代香港,全靠「新香港文革」趕客所致(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u9EmRpVNIE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