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談到我童年時在三藩市拜訪的外婆姑姐張梅君女士,她定居美國前住在台灣,丈夫是民國文化界另一位才子名人,做過國民黨機關報《中央日報》總編輯的劉光炎先生。

劉光炎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也就是外婆二叔張明煒的同窗,因為這淵源,認識了張明煒的妹妹,並最終成親。他也是畢業就加入國民黨的元老,曾於胡漢民任內的立法院秘書處工作,做過國軍的政治教官。他的文筆在右派媒體當中很著名,大概也因為張明煒的原因,與中央宣傳部關係密切,抗戰期間負責當陪都重慶的《中央日報》總編輯。當時重慶各派名報人雲集,非常熱鬧,由於戰爭期間,印刷機不足,各報有一份集中資源共同出版的「聯合版」,劉光炎代表《中央日報》,與《大公報》張季鸞、王芸生及其他報人如《中央日報》前社長程滄波、陳博生等共同策劃。

今天看來,也是一時佳話。

劉光炎頗受國民黨信任,也負責為新聞把關。例如他撰寫了《戰時新聞記者的基本訓練》,規定怎樣報導中共軍隊等才是政治正確,成了當時官方的指導論述。戰後他回到首都南京,創辦國民黨的週刊,然後在國共內戰後到了台灣,出任《中華日報》、《新生報》等主筆,擅長寫國際關係評論,也經常宣傳反共大業,自此成為台灣最著名的國際關係評論大師之一。這階段的傳世之作,包括《中美關係史的改變與質的解釋》、《博大精深的國父外交思想》等。

他退休後,在各大學兼課教新聞與國際關係,軌跡和張明煒差不多。到了晚年移居美國,主要是為心臟病求醫,期間寶刀未老,還撰寫了隨筆回憶《梅隱雜文》在台灣出版,記載了不少昔日報壇的傳奇故事,屬於寶貴的primary source。翻查台灣檔案室,他在1977年寫過一篇文章《一個新聞工作者對季鸞的印象》,講述我外公那邊的親戚張季鸞,不知道他們相互之間是否知道居然有親戚關係,可見那個圈子其實是多麼exclusive。

他1983年病逝美國後,家人包括太太張梅君在內,都留在美國生活,安享晚年。

▶️延伸視頻:民國一代才子「中間派」羅隆基的下場(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TFFnPxnrBE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