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中國需要以色列科技和美國競爭,那以色列政府的態度又如何?

2017年,時任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說中以合作是「天作之合」(a marriage made in heaven),並簽署了一份「全面創新合作夥伴關係」協議。官方描述是雙方尋求技術人員之間更密切交流,以及在聯合實驗室、全球技術轉移中心、創新園區等範疇合作。當時中國與全球關係還可以,以色列的取態無可厚非,但後續就是另一回事。

2002-2022年5月間,中國與以色列共錄得507宗交易中,其中492宗涉及技術,包括 IT、通信、清潔、農業、機械人等。隨著以色列人對美國的擔憂變得敏感,近年中以交易總數一直下跌,但科技的比例仍然非常高,例如2021-2022年5月間,科技交易佔兩國44宗交易中的43宗。根據英國媒體估計,以色列與中國的交易數據,比英國等歐洲國家都要高,而且在過去十年,中國在以色列科技領域的投資持續上升,達到總數40%左右。

在美國壓力下,以色列財政部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建立了一套交易篩選機制,但範疇並不包括「技術」轉移。畢竟高科技企業在以色列都是私營部門,政府干預的空間並不多,何況美國高科技企業與中國的往來同樣密切,亦是作出了壞榜樣。

以色列的高科技,據說有潛力解決中國的技術問題,例如可能是中國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的關鍵。隨著美國加強對中國出口芯片的控制,以色列的跨國和國內芯片公司就很受中國半導體產業青睞。通常中國收購以色列公司後,都會得到新技術,例如2020年浙江省一家國企成功收購一家以色列公司,以生產高速傳輸大量數據的光學組件,對物聯網、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都必不可少。又如華為收購了以色列公司Toga Networks,這是否包括滲透到任何智能手機的間諜軟件,則不得而知。

以色列國防國防戰略家 Orion認為,「中國不是以色列的敵人,也不是對手,也不是盟友,只是一個合作夥伴,是一個需要管理的挑戰,而現時以色列的安全機構和公眾已經意識到這風險。」只要以色列自身國家安全不受影響,中國借助以色列科研力量另闢蹊徑,似乎還能持續下去,直到某日出現一波涉及「以色列成為中國打壓人權幫兇」的特大醜聞為止。不過中國的遠見,還是不及四十年前就對投資以色列高科技產業早著先機的李嘉誠,甚麼是捷足先登,這就是了。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