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近來和不少朋友交流,大家感覺,都是越來越少人願意讀長文。

這本來是網絡「常態」,特別是「TikTok」一代,連video也要10秒消化,怎可能閱讀長篇文字?

然而大家也清楚記得,在2019年,香港出現大覺醒年代,人們對各種各樣知識的需求空前。課堂上的學生忽然非常認真答問,課後會不斷繼續問問題,任何有一技之長的人都成為「老師」,不少新觀點、新視角也應運而生。

原因很簡單:當時大家覺得知識有用,而且書到用來方恨少。

但時移勢易,現在政權很清楚要大家相信:知識無用,而且有害。

於是所有attention,又變回娛樂至死,而且是更歇斯底里的娛樂至死。

2019年,會有人對加泰羅尼亞、蘇丹、智利抗爭的來龍去脈感興趣。現在斯里蘭卡總統府被群眾佔領、總統著草,算是難得成功的抗爭,但普遍網民聽到「斯里蘭卡」,就會自動轉台。

大覺醒後的知識犬儒化,會否比沒有覺醒過嚴重?這是很深的問題,一時間也不會有答案。但在這個療傷階段,所有人都需要找回從前的comfort zone,而在知識層面,那些最容易入屋、入腦的標題黨和陰謀論,就走回不少人的知識comfort zone之內。

這氣氛下,長文自然越來越少人讀:在這個私人平台,還算是勉強可以維持,但在公海,「論述」就再次成為票房毒藥。

條件許可下,這裏依然堅持會有長文,依然相信知識總有能發揮的一天。但參考其他族群的歷史經歷,被打壓之時,從來都是最渴求知識的時代,何況這時代可以相當漫長。最壞的時候,往往產生最好的人才:此刻身在愛爾蘭,那些愛爾蘭大文豪,就是這樣育成的。

能夠堅持下去的,就堅持吧。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