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為迎接香港「二次回歸」+「去殖民化」,早已轉戰大陸市場的老牌演員歐陽震華高調表示,放棄使用賣國洋名「Bobby」,從今只以華名行走江湖。

說來,香港人的獨特身分認同之一,就是幾乎所有人都有一個Christian name。到了海外,不少人對香港人居然都叫「Mary」、「Peter」十分好奇。像我這一代,很多人的英文名,都是學校英文堂要求大家改的,特別是對外籍老師而言,否則實在很難稱呼。

記得2014年,政府官員和學生「對話」,都按照香港傳統,以英文名字稱呼對方:「Nathan」、「Alex」等,以示親切。理論上,學生也應該以英文名字稱呼官員為「Carrie」、「Raymond」,這本來就是以First Name相稱來打破階級、年齡隔閡的西方文化。印象中,在場官員只有不發一言的劉江華沒有英文名,他的名牌就是「Kong-wah」。

但不少中國大陸學生就不太受這一套,也許這就是「國民教育」。然而要行走國際江湖的大陸人,很多也是採用英文名的,例如李小加是Charles,孟晚舟是Cathy,郭文貴是Miles。正式官場中人很少採用Christian names,卻是事實。

歐陽震華此舉,是否開時代尖端?相信在反殖民大氣候之下,總有無知婦孺跟隨,但他/他們大概不知道使用洋名,本來也是香港軟實力的一環。

很記得陳馮富珍競選世衛總幹事之時,適逢中國最開放的階段,當時負責統籌競選的副總理吳儀每次提起陳太,就算是和中國記者談話,都言必稱「Margaret」、「請大家支持Margaret」。這除了顯示進入國際體系的誠意,也是提醒世界,陳馮富珍不同一般中國大陸人,具有國際視野,來自英屬香港,而這在當時被當作正面資產的。

假如到了一個連英文名也不能使用的地步,這就像1949年後,文革批鬥舊社會走資派的往事。如果這在「新香港」出現,實屬匪夷所思。歐陽震華在這方面成為先驅,也算「歷史留名」了,但等待著這城市的命運,又是甚麼?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