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近年中國開始在世界各地開設「孔子學院」,其實早在殖民年代,各國的文化協會已來港設立辦事處,令香港成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

時至今日,這些文化協會的文化功能遠不如昔日,在大部分港人眼中,它們也許與一般語文中心無異,而不知在那個資訊尚未發達的年代,文化協會除了能擴闊港人的世界觀,也在藝術、學術交流和教學等各方面,為香港承擔「國際第三部門」角色。《港區國安法》通過前,本來認為它們「搞滲透」的聲音相對少了,但它們的社會功能比起1997年前卻同步減少,這是得是失,則見仁見智。

以英國文化協會為例,它於1948於香港成立,早期設有大型圖書館、音樂部和戲劇部,提供的服務,幾乎就是當時港人眼中的整個國際文化世界。跟英國一海相隔的法國,在港也設有法國文化協會,昔日的大型文化交流,也比今日更能 引起回響。例如1985年6月21日,法國文化協會曾聯同香港電台和藝穗會,舉辦一場電車流動音樂會「讓電車變流 動音樂舞台」,而且據當時《大公報》報道,「部分演奏內容由香港電台以人造衛星轉播至法國及歐洲各地」,可說開創了港法直播的先河。

但舉辦這類大型活動,畢竟不是文化協會的常態。特別是1970年代後期開始,英國文化協會有見巿政局等本地機構已取代了從前的第三部門工作,便將工作重點轉往發展語文教育。據《華僑日報》1977年報道,「近年來該會(英國文化協會)介入直接教育工作,提供講習式課程予需要改善,其實際英語交談技術者,及其他對英語本身之文學,及文化價值更有興趣之人士」。其實,這正是協會回應現實的強制轉型。

與此同時,在教育改革前,港英政府卻「外判」了不少英語課程予英國文化協會。例如按《明報》1983年3月16日題為〈英語教師訓練課程,增強學員傳授能力〉的報道,教育署曾委託英協開辦「專為官立及資助小學英語教 師而設的訓練課程」,其目標在「增強教師上課時使用英語的能力和信心」。

有趣的是,這種以文化交流、語文教育為主導的文化協會,偶爾卻被標籤為「統戰」據點。例如1993年4月 24日《經濟日報》有報道指,美國政府在中文大學成立了「港美學術交流中心」,當時美國政府向國會提交的第一 份《香港報告》,便把這中心列為港美交流的首項目:「除了邀請美國學人到港交流外,還提供設施和條件給國內學者研究美國」。一直協助有意往美國留學的學生的國際教育協會,也由灣仔的藝術中心搬到港美中心。但這篇內容十分正面的文章,卻起了這樣的標題:〈美國文化統戰新據點〉。「統戰」一詞,似是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當時「愛國人士」對美國在港設交流中心意圖的理解;當時人當時的回應,也多有無奈。

香港主權移交後,各國文化組織「滲透」香港的意欲已不及當年;吸引國際團體承擔第三部門角色的方案,幾乎不被特區政府考慮。到了今天,一切只剩軀殼,還可以說甚麼呢。

資料來源:《明報》、《經濟日報》、《華僑日報》、《大公報》;原刊於《信報財經新聞》2009年3月18日,經修訂。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