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難民問題嚴重,自從聯合國把1959-1960年定為世界難民年,全球對香港難民問題的關注,幾乎足以和當時的中東難民問題相提並論。然而,各國對援助香港始終有保留,態度最積極的國家之一 ,是讓人出乎意料的小國紐西蘭。在英聯邦國家中,紐西蘭國會議員傅理亞(或作費理爾,W. Freer)對此提出的務實建議,可謂是外國政府發展「香港政策」的代表作。

《華僑日報》1959年8月6日一則題為〈紐澳加救濟難民,建議在港設工廠〉的特訊,詳細報道了傅理亞建議「 紐西蘭、澳洲及加拿大的商業部長,應在香港集會,討論在香港設立工業(工廠),讓來自中國大陸難民有就業機 會」。對此建議,香港當時無任歡迎,認為這位紐西蘭政客是及時雨。

有趣的是,這報道副題為〈設了工廠勿忘銷貨〉,引述世界教會聯會駐港首要人物施同福牧師的回應。他認為這些英聯邦國家除了在港設立工業外,也應開放其市場,接納香港的工業產品入口銷貨,可謂連消帶打,似乎對建議的原意大為扭曲。

無論如何,這種「授之以漁」的救援方式,引起了香港組織的正面關注。同年8月10日,《華僑日報》刊登了一則轉載自國際社、題為〈研討香港難民問題,紐澳加應在港會商〉的報道,介紹「聯合國港協會支持紐議員建議」 ,進一步把傅理亞捧為英雄。該會藉此機會去信紐西蘭聯合國協會,闡釋香港難民面對的迫切需要,包括更多投資來源、開放工業產品市場、房屋、教育、醫藥設備、移民外國等,希望各國官員來港前先了解情況。

數日後,《華僑日報》在8月13日又發表一篇題為〈響應紐議員救濟香港難民的建議〉的社論,一語中的指出「 救濟事業,貴乎治本,暫時的收容與資助,殊不易使問題迎刃而解......要想切實達成救濟任務,必須運用以工代賑 方式,以解決難民的就業問題」。社論認為外國應增加在港投資工業、創造就業機會,讓難民用勞力去賺取工資 ,以應付生活。這樣一來,難民在港自力更生,勞資雙方互相得益,港英政府的負擔也可望減輕,這是一廂情願的多贏。

由此可見,當年英聯邦是較為緊密的網絡,人口比香港更少、同屬亞太區的紐西蘭,情感上當香港是遠方兄弟 。

可惜,紐西蘭議員傅理亞始終不是救世主,建議在港設廠,含有試探大陸反應的戰略;而期望西方國家開放市場解決香港難民問題,則無疑與虎謀皮。最後,國際社會對香港的實質支援,還是口惠實不至,香港還是要自力更生,自此發現單純期望外來勢力協助的不設實際。時至今日,紐西蘭一類國家的議員在本國議會談及香港,也幾不可聞,雖然在2019年也有關注,但比起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大國,就相形失色了。

資料來源:《華僑日報》;原刊於《信報財經新聞》,2009年2月11日,經修訂。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