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上一輩人對1966年的天星事件,依然深刻,卻對背後的國際脈絡不一定瞭然。

當時香港並未有地鐵、紅隧,天星小輪幾乎是來往港島與九龍的唯一交通工具。天星在1965年底,申請將頭等 (即上層)票價由2角調升至2角5仙,當年交諮會一名贊成加價的委員表示,若市民不願意乘搭頭等,可選擇搭三等,其言論即時引起輿論嘩然。

青年蘇守忠因在天星碼頭外絕食抗議,而被捕及受審,引起過千名市民遊行聲援,演變成九龍騷動,最後警方鎮壓,造成1死18傷、近2000人被捕,這是當時香港罕有的社會運動。這件我們耳熟能詳的本土往事,卻有一段牽涉國際社會的插曲。

事源當年聲援群眾的,包括同為交諮會委員的英裔香港市政局議員葉錫恩,也就是回歸後獲大紫荊勳章的杜葉錫恩女士。她對天星加價投反對票的理由,是認為天星是有盈利的專利公共事業,實無必要獲取更多利潤。

發生九龍騷動後,社會氣氛異常緊張,《今報》4月8日一則題為「關於九龍騷動事件,葉錫恩一封公開信」 的報道,講述葉錫恩透過報章呼籲市民停止示威遊行、改為採取「正確途徑」交涉,免得不良分子藉機破壞社會安寧。

其後,作為唯一投反對票的交諮會議員,生於英國工黨大本營紐卡素的葉錫恩,扮演了當時香港其他政客不能扮演的角色。1966年4月13日,《華僑日報》題為「千里之外有反對聲,葉錫恩在英國決反加價到底」的報道,就記述她專門跑到祖家英國,與英國國會議員、執政工黨成員(當時首相是工黨的威爾遜)及其他機構接觸及會面,解釋她反對加價的原因,及尋求英國法律上的指導。葉錫恩把事件「國際化」的作風,似乎得到顯著成效,工黨議員蘭根和她會面後,更在英國下議院指香港在實行「獨裁統治」。

有見及此,當時港英政府通過英文報章高調反擊。

《華僑日報》1966年4月23日題為「葉錫恩抵英發表之談話,西報著論抨擊」的報道,指葉錫恩在英國發表的談話,遭《南華早報》撰文逐點抨擊「謬誤」,包括批評她在英國提供錯誤資訊,「使人誤認天星經已加價」,又說她刻意製造種族矛盾來誤導英國輿論,「斷言騷動起因、與及『華人』—而不是青年暴徒—搗毀巴士原因」。不過,《華僑日報》一類華文報章對葉錫恩十分支持,說其他民間團體普遍贊同葉錫恩的倫敦之行,認為她讓 「市民心聲首次為倫敦所聽見」。

事情的最後結果,大家自然清楚不過。葉錫恩回港後,輿論已不可逆轉,但天星還是獲准加價,這可參閱1966年4月27日《快報》題為「輿情反對終告無效,天星小輪下月加價」的報道。文中無奈地認為「民意」與 「輿情」經此一役後,價值被核實為不值一個「斗零」,並直言「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對未來展望,真是不寒而慄」。

儘管當時港府強調,天星小輪加價並不會引起其他連鎖反應,但事實恰恰相反。《華僑日報》1966年4月28日題為「天星加價後第一個連鎖反應,九巴申請加價一角,天星聲明再要提高收費」的報道,就引述了天星「 若在四年內賺不到議定的利潤,小輪公司會考慮再一次提高收費」的聲明。

為免進一步刺激民意,與及擔心中國大陸的文革波及香港,港英政府逐漸對這些公營機構施壓,結果九巴終於放棄加價。1966年9月12日,《華僑日報》題為「九巴撤銷加價申請,市民大眾反應良好」的新聞,指「工商不景,市民生活艱苦中,任何事業之加價決定,必然受到廣泛之反對」,肯定九巴的行動「獲港九市民及社團好 評,認為九巴此一決定,明智而體恤民意,值得各工商事業單位效法」。

天星事件的最重要遺產,自然是喚醒了香港本土社會的行動意識,此後香港社運不絕,加上港英政府開始放寬社會自由,中文運動、保釣運動、金禧事件等固然與之有關,就是參與六七暴動的青年,也有不少受天星事件感召。

葉錫恩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民間聲望極高,天星事件是奠定其「人民喉舌」地位的里程碑,而她能利用其英國身份爭取國際影響力,又是其角色的重要資產。後來不少受葉錫恩感召的民主派議員在海外評論香港,惹來北京「唱衰香港」的批評 ;但當年開啟「香港問題國際化」先河的葉錫恩,卻在晚年與同行數十年的本土民主派鬧翻。這背後原因錯綜複雜 ,固然縮影了大時代的變遷,也充滿了歷史的無奈與諷刺。

資料來源:《華僑日報》、《南華早報》、《今報》,原文刊登於《信報財經新聞》2010年11月3日,經修訂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