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殖民年代,英國是高度重視香港的,專程從英國考察香港民情的英國政客比比皆是。特別是在1966年天星小輪事件後,不少英國議員陸續來港視察,目的不單是為了香港,也是為了研究帝國夕陽的相類案例。當時香港市民亦對那些素未聞名的大英貴客抱有期望,希望香港問題可放在英國國會會議、或英聯邦會議上討論。

《天天日報》1966年8月21日一篇題為「多普議員由英抵港訪問,將晤各界人士,認為設聯邦法律法庭值得討論」的報道,就記載了上述典型案例。這位「多普議員」今天已沒有多少人知道是誰,當年卻是「英國自由黨在英聯邦關係及殖民地事務等方面的發言人」,雖然自由黨是小黨,但似乎其個人地位亦非泛泛。

多普議員抵港後,明言因英政府、議會及自由黨對香港的興趣及關注,才對「香港經濟發展、房屋及海外發展計劃」作出考察,並會「與不同意見的人士多接觸,將發掘到的資料情況,向自由黨主席基文作報告」云云。事實上,期望英國議員改變香港是不切實際的,多普亦表示因為香港是殖民地,不可能將香港問題提交到聯邦會議討論,「除非有一位首相提出來」。

不過這類議員訪港,一般都懂得公關的重要性,也一般顯得頗為親民。當時另一篇1966年8月29日題為「政府民眾之間應有更多聯繫,多普議員提出建議」的報道,就記載了多普議員建議香港官民之間應「多點溝通 」的說話,還報道了他改變初衷,最終決定提出「在英聯邦會議中設立香港小組,專門研究香港問題及幫助港人解決問題」,更承諾對香港存在的各種問題,向殖民地大臣及香港政府提出書面質詢。

據他本人所言,改變主意是因為發現當時香港警民之間的衝突源自互不信任,因此而影響到市民對政府的信賴,需要更高層次的調節。這樣一來 ,港人對「太上皇」的期許,就部分被滿足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位高層訪客公然主張香港立法機構應有民選制度,認為香港市民要有免費訴訟的權利,又提議推行普及教育。此外,他又「發現」慈雲山木屋區、石硤尾、九龍寨城及香港仔住有不少貧民,認為是香港的「恥辱」,說必須讓港府及英廷負起解決的責任。對當年市民來說,這些口號,都是極為進步的遠景,與港英殖民政府在天星事件的處理手法,形成強烈對比。

可以說,這位多普議員完成了一場漂亮的公關表演,既毋須越俎代庖代表港英政府作出任何承諾,又帶出了光明正大的遠景,而又算不上正式代表倫敦,還自稱回英後就算是「香港人的代表」,政治技巧實在高明。難怪他離港時獲好評如潮,後來的港督亦一個比一個親民,這類手法至彭定康到達頂點。

在國際關係角度而言,多普議員並非獨立看待當時的香港,而是將之與整個英聯邦聯繫在一起。他訪港期間,曾主動向香港記者透露同為英國殖民地的羅德西亞,將是當年英聯邦部長會議的討論主題,因為當時羅德西亞白人政府剛剛單方面宣布獨立,繼續其種族隔離政策,成了國際社會的頭號新聞,「UDI」(unilater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也成為了國際關係的專有名詞。

多普以此借外諷今:「聯邦內各民族應平等和平相處,至於認為白種人可以永久控制當地人民的羅德西亞政府 ,是不合法的,應予取消」。這樣的說話,對港英政府部分殖民主義味奇重的官員,亦不啻當頭棒喝。時至今日,羅德西亞變成了津巴布韋,其開國總統穆加貝亦由終結種族歧視政權的英雄變成西方敵人,他造成的通貨膨脹 ,更接連刷新世界紀錄。多年前,特區還有商人以之津巴布韋的經歷為鑒,「勸勉」港人不必強求民主,這就是視野、境界的差別了。

Sources:

  • 「政府民眾之間應有更多聯繫,多普議員提出建議」(總檔案) (1966年8月29日 )
  • 「多普議員由英抵港訪問,將晤各界人士,認為設聯邦法律法庭值得討論」《天天日報》(1966年8月21日)
  •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2008年10月27日,經修訂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