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額外收費在日常生活相當普遍,由政府收取的就是附加稅,在私人行業的則為附加費。我們可以選擇不光顧航空公司、不到餐廳吃飯,來避免支付10%附加費及小費,但面對各國徵收的貨品附加稅,卻不能輕易逃避。《華僑日報》經濟版在1965年1月1日刊登的「分析英政府徵入口附加稅,對香港經濟的實際影響」 ,對英國徵收附加稅對香港工業的影響作出詳述。

徵收附加稅並不符合今天全球一體化的經濟理念,卻是各國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常見手段。自從工黨在1964年上台後,下令除糧食及原料外,對所有入口貨品增收15%入口附加稅。

當時《華僑日報》認為,「徵收入口附加稅和提高貼現率兩厘的措施,只不過是工黨政府表面化的收縮入口 貿易與減少外滙赤字的治權行動而己」,實際上是「予入口貨實銷以深長壓抑的間接影響力量」,擔心倘工黨「把 聯邦特惠稅廢止的可能性加以確定的話,則港貨銷英的全面減退的局面經已形成,這是香港工業,以至整個經濟活 動在今年(1965年)開始遭遇到的不可忽視而必須尋求對策的事態」。可見當時香港經濟和英國經濟高度掛鈎 ,英國作為香港宗主國的具體影響,遠不止體現在政治層面上。

那為什麼英國附加稅會嚴重影響香港?

當時輿論認為當香港失去了特惠稅優惠,不但削弱了與英國本土貨品競爭的能力,更造成港貨與第三國貨物在市場上競爭不利。自此「港產對英國出口90%以上列入課稅之內,外貨由港轉英96%以上亦在課稅之列」,其中對棉織品打擊最大,因其受附加稅影響外,還有自動出口限制 。「英國的貿易當局也承認,入口徵收附加稅所予各國(各地)的影響,要算給予香港的壓力最大」。

英商因銷售減少而囤積存貨,未敢貿然向香港下新訂單,致使港廠商訂單減少、出口退縮、利潤削減,當中以製衣及毛針織業情況最為嚴重。「很多廠商及部分出口商陸續接到英國商家要求暫緩付貨及削減價格的通知,於是有關工廠的生產步驟被打亂,製成的貨品暫緩付出,資金遂被凍結,週轉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難」。

可想象的是 ,當時金融市場對此反應最敏銳,對廠商及出口商的透支及抵押貸款更為審慎;在銀根收緊下,兩個月內同業拆息 調升了差不多25%至五厘半,不下於今天的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率,大為打擊當時工商業。

可以說,在當時的前全球化時代,英國徵收入口附加稅一事,已足以為香港帶來一場迷你經濟海嘯。

英國作為香港宗主國,而不顧香港經濟發展,自然讓香港輿論感不平:「英國政府徵收臨時入口附加稅,充分表示工黨的首腦與經濟專家着重運用徵稅平衡貿易收支與改善英鎊地位的武器,其進一步將為特惠稅制的修正與廢止」,何況「英國不會在聯邦中特別維護香港的利益」。由此可見,香港當時已被英國工業界視為貿易敵手,並設法排斥,所以當時社會主張「香港的工業今後對英國市場實在不能過於依賴,應該努力改良生產,減低成本,分散輸出而爭取世界銷場。」 

自此,香港工商業概念出現明顯改變,除了分散了出口目的地,也加緊發展了本土銷售市場,提倡用香港貨,無形中亦加強了今天的本土意識。

Sources:

  • 「分析英政府徵入口附加稅,對香港經濟的實際影響」,《華僑日報》,1965年1月1日
  • 原文刊《信報財經新聞》,2008年10月20日(經修訂)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