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香港作為前英國殖民地,自然曾是英聯邦成員,有資格列席「英聯邦總理會議」,以及獨立參加英聯邦運動會。1962年的第11屆英聯邦總理會議被形容為最具歷史意義的一屆,出席人數是二戰後最多的一次,會議討論的是極富爭議性的英國參加歐洲共同市場問題,當時也受到香港知識分子高度關注。《華僑日報》1962年9月10日發表一篇題為「香港與英聯邦總理會議」的社論,就將英國和歐洲融合的未來,與香港自身未來掛鈎,算得上具前瞻性。

社論認為,英國渴望參加歐洲共同市場是「祈求英國的繁榮與安全」,不過對其他英聯邦成員而言,則可能 「相反的受到損害」,更呼籲假如「英國加入共同市場之舉損及英聯邦整體利益時,(成員)即使退出此一組織 ,亦所不惜」。香港當時並不可能脫離英聯邦,但上述民間態度,在其他成員國身上同樣出現,已足反映英聯邦並不容易作為一個經濟實體生存 。

當年主持會議的是年屆68歲的英國首相麥美倫(Maurice Harold Macmillan)。這位外號「Supermac」的政客是當時的風雲人物,他最著名的往事,是他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在前線身受重傷時,竟還能在戰壕中安靜地閱讀一部古希臘著作,傳為一時「佳話」。他1957年接任英國首相,當時蘇彝士運河戰爭令英美關係受損,美國減少援助英國,英鎊出現貶值危機,正是夕陽帝國的多事之秋。

《華僑日報》認為,麥美倫有兩個基本問題急需解決,一個是農產品銷售,另一個是共同市場和政治聯盟的關係。當時印度總理尼赫魯擔心,一旦英國加入共同市場,「英聯邦之實力必被削弱,尚不致於解體,但如加盟歐洲政治聯合,則英聯邦勢必瓦解」。加拿大總理戴芬伯更主張建立新的英聯邦制度,此外,澳、紐、巴基斯坦等國總理,亦對計劃都頗有微詞。有見及此,麥美倫極力安撫英聯邦各成員國,聲稱「早已反覆表示,英國今後行止,仍取決於英聯邦各國當局的意向」。

香港沒有資格正式參加這「總理會議」,但港督柏立基爵士對此甚為重視,特別指派財政司郭伯偉列席,因為會議有下列重要性:

  • 1. 將決定英國參加歐洲共同市場;
  • 2. 將決定英聯邦今後經濟與貿易關;
  • 3. 英聯邦是否參加歐洲共同市場,對香港經濟貿易前途影響甚大;
  • 4. 當時香港經濟情況並不樂觀,對外貿易困難重重,而英聯邦若干地區對香港真正情況缺乏正確之認識。

因此,柏立基希望藉此機會「闡明香港立場,向各總理報道香港情況,提出香港經濟 與貿易之困難」,以求得到海外關注乃至援助。

諷刺的是,在1963年1月,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的申請,被法國總統戴高樂牽頭否決,英聯邦各國的憂慮瞬間告終,香港也繼續以英聯邦各國為合作夥伴。直到1973年,英國終於成功加入歐共體,其時香港本土意識已開始覺醒,也有歐美、日本等更多全球經濟夥伴可以依賴,對英聯邦的歸屬感和不可取代感,亦已大不如前了。

原材料:

  • 「香港與英聯邦總理會議」,《華僑日報》,1962年9月10日。
  • 原文刊登於《信報財經新聞》,2008年10月6日,經修訂。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