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總有一些朋友對香港掀起的追星風潮不以為然,彷彿在強顏歡笑,就是忘掉抗爭、接受國安法。也有朋友對「躺平」的智慧不以為然,認為這代表犬儒和認命。

但難道應該每日愁眉苦臉活下去?

其實古今中外,這類例子有很多,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Q&A:

在冷戰時代,鐵幕下的蘇聯、波蘭、捷克,青年都會通過搖滾樂找到歡樂。表面上,那些歌詞頂多在擦邊球,但到了關鍵時刻,政權就明白從來人心沒有歸附。

假如國民教育奏效,東歐變天之時,那些國家就不會是舉國歡騰。而那是經過45年的「人心回歸」洗腦教育。面對一個獨裁政權,100%民意支持也好、官媒說的任何話也好,都沒有人會當真。

擔心香港恢復經濟繁榮,香港人就會變回港豬?可以看看上海:近年上海其實比香港更繁榮,但假如上海人明天出現類似BNO5+1的移民計劃,你說有多少人會不申請離開?目前看不到任何「新香港」發生的事,會停止十年內100萬香港人移民的趨勢。

假如移民後的下一代會忘記香港,其實任何移民都應該忘記「motherland」。但猶太人並非特例:為什麼美國境內的愛爾蘭人、意大利人、牙買加人等,過了二百年,依然和祖家有特殊聯繫?這種聯繫,不是每一天都要掛在口邊,歷史沉澱不是那樣的。就像2019年前,多少海外香港人本來覺得已逐漸遺忘香港?

若說香港再沒有抗爭,沒有「唔靚畫面」,牆內牆外的人就會逐漸遺忘,台灣228後四十多年,到了民主化之時,也再沒有大規模血腥畫面出現,但人心依然不死。其他案件自然無日無之,但新香港何嘗缺乏?

要成功、要失敗,都可以找到一萬個理由。何不先活得比佢好,靜待時機,instead of 每天放負?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