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貿易戰並非全球化時代的特產,早在五、六十年代,英屬香港就捲入和美國有關的微型貿易戰爭。事源當時香港難民問題引起各國關注,港英政府希望各國開放貿易市場,增加香港工業產品進口,藉此協助工業發展,用「以工代賑」的方式救援難民。

理論上,這政策能予難民個人尊嚴,讓他們毋需依賴別人周濟,比純福利政策更完善。然而,在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下,遠景往往事與願違,或幾經轉折才能奏效。

回看《華僑日報》1962年3月4日一則題為「八種棉織品停止輸美,工友頓感徬徨,二萬人將失業」的新聞,報導美國在該月通告英國駐華盛頓大使,「根據有關國際棉織品貿易問題日內瓦短期協議條款,要求港府對八種棉織品之運往美國,予以約束」,變相開啟小型貿易戰。港英政府收到通知後,即時停止簽發該數種產品的輸美執照,因此引起相關行業及工人恐慌。

文中的「國際棉織品貿易問題日內瓦短期協議條款」,是指在1961年7月,《關稅暨貿易總協定》 (GATT,即世界貿易組織前身)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貿易會議上,通過的「短期棉紡織品及成衣協定」(Short- term Textiles Agreement, STA)。它對部分紡織品貿易採取配額限制,有效期12個月,當時有19個 GATT成員國及非成員國簽署協定。

協定在1962年10月1日期滿後,改由「長期棉紡織品及成衣協定」 (Long-term Textiles Agreement, LTA)取代。美國根據這項協定,認為香港輸入美國的棉織產品已超出配額,故即時限制入口。當年香港運銷美國的棉布,佔總出口量平均約20%,棉織品從業員的總數則不下10萬。若按比例,大約有2萬名工人受美國「貿易戰」影響,其中以經營棉紡織及製衣業加工的小型廠商受影響最大,不少以裁員或關閉收場,頗為坎坷。

參看另一則1962年3月14日刊登在《星島日報》的新聞:「美國傳將正式宣佈限制港棉織品進口,香港對美 貿易將受影響」,則指「美國之要求香港限制輸美棉織品第一次為八種後,又有第二次之兩項,預算在第二次之後 ,尚有第三次」,似乎壞消息接踵而至。

正當香港面對美國來勢洶洶的貿易限制時,想不到加拿大也來湊熱鬧。上述新聞末段報道另一宗消息,題為「限制港棉織品輸加,4月1日採取措施」,指加拿大政府要求香港政府對輸入該國的兩種棉織品,採取限額管制措施,但願意與香港延長談判時間,同時「限制並不堅持在短期協約,可指定在30天內的一項決定上」。

奇怪的是,當年本港的紡織工業界竟讚賞加拿大政府的處理「十分中肯」,並認為其他國家(實質暗示美國 )如借鏡這做法,給香港一個貿易談判的機會,則香港不會有紡織業危機。

結果數個月之後,事情峰迴路轉。

正當香港工業界憂慮被美國凍結的棉織品要轉到下一年度限額時,據《星島日報》1962年10月15日「輸入限制略轉鬆弛,港美貿易又露佳兆」報導透露,由於香港在5、6月份時,大陸難民蜂擁而至,大概是擔心香港這個緩衝區再不能承受,美國最高層終於對香港經濟狀況關切,令「美國對本港進口限制,確已漸行鬆弛,重列本港為美援購買地 區......在該情況下,本港對遠東落後地區受援國家之出口,即隨時有轉佳之希望」。

一場港美貿易戰,既牽涉大陸難民的政治問題,又是因加拿大的插曲而解決,可見當年香港與國際社會的互動,是多麼微妙。

原材料:

  • 「八種棉織品停止輸美,工友頓感徬徨,二萬人將失業」,《華僑日報》, 1962年3月4日
  • 「美國傳將正式宣佈限制港棉織品進口」,《星島日報》,1962年3月17日
  • 「輸入限制略轉鬆弛,港美貿易又露佳兆」,《星島日報》,1962年10月15日
  •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2008年8月29日,經修訂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