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李家超YouTube channel 因為被制裁而被刪,但可以繼續使用Facebook 帳戶,前提是不能使用Facebook的任何付費功能,這是Facebook演繹美國制裁令的官方解釋;對被制裁的林鄭月娥等人,Facebook也是採取同一政策。

然而幾年前,Facebook卻以同一原因,刪除了車臣總統小卡德羅夫的Facebook 專頁和帳戶。而且是小卡德羅夫一重新開頁,發現就被立刻刪除,官方理據同樣是「執行美國制裁令」。

為何Facebook對林鄭月娥、李家超等網開一面?還是小卡德羅夫太聲名狼藉(即現在協助普京出兵烏克蘭那位狂人),「一山還有一山高」,鄭市長與之相比,依然稍有不及?

假如我們再觀察美國制裁令,同樣被制裁的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等人,也依然可以使用Facebook的免費功能。也就是鄭市長的待遇可說是常態,反而小卡德羅夫被直接KO才是special case。

一般人的直覺反應,自然是覺得Facebook刪除車臣總統帳戶不會招致大規模報復,反正車臣人口極少。但假如香港、或委內瑞拉有關方面惱羞成怒,全面禁絕人民使用Facebook,那朱克伯格就因小失大。另一個可能性是小卡德羅夫本身就是不受歡迎用戶,不斷散播fake news,Facebook以美國制裁之名下手,不過因利成便。

但當我們仔細閱讀美國制裁令,卻發現其實制裁小卡德羅夫的法律,和制裁鄭市長等人的法律,並不100%相同。美國制裁各國人物的《Global Magnitsky Act》源自單單制裁俄羅斯人的《Magnitsky Act》,而小卡德羅夫雖然是車臣總統,但「首先是俄羅斯聯邦公民」。美國制裁他,是根據原裝正版的《Magnitsky Act》,而這兩個法案的具體細節有微妙差異。

在原裝正版《Magnitsky Act》,詳細列出了以下制裁細節:

"U.S. persons may not, except as authorized by or pursuant to this part, provide legal, accounting, financial, brokering, freight forwarding, transportation, public relations, or other services to a person whose property and interests in property are blocked pursuant to § 584.201(a)."

而制裁鄭市長等人的「全球版」,只有籠統的包含「services by, to, or for the benefit of any blocked person」:

"The prohibitions include the making of any contribution or provision of funds, goods, or services by, to, or for the benefit of any blocked person or the receipt of any contribution or provision of funds, goods or services from any such person."

由於前者明確包括了「provide public relations to a person」,Facebook account可以說是為小卡德羅夫提供了「公關服務」,於是就需要直接刪除帳戶。

至於後者,雖然也包括籠統的「services」,但註明是「to the benefit of」或「for the benefit of」被制裁者,這裏的「benefit」通常是明確的經濟獲利,雖然也可以籠統地解作「好處」。Facebook根據條文,確保被制裁者不能通過Facebook得到經濟「benefit」,或在Facebook進行經濟行為,而美國政府沒有進一步意見,就已經算是履行了《Global Magnitsky Act》。

換句話說,純技術討論,假如美國要令鄭市長等人更不方便,其實還有不少空間。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