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被俄軍圍城逾一個月、幾乎已被炮火夷為平地的烏克蘭東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每日都上演人間煉獄。本月立陶宛籍人權紀錄片導演科維達拉維卓斯博士(Mantas Kvedaravičius),就在當地被俄軍處決式殺害,得年僅45歲。

科維達拉維卓斯除了是人權紀錄片導演,亦是一名人類學者,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的助理教授。2012年他在英國劍橋大學取得人類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研究長年飽受戰火蹂躪的俄羅斯加盟共和國車臣。

在獲授博士學位約一年前,他發表首部紀錄片《巴札克》(Barzakh),亦是以車臣共和國的戰爭為題材。《巴札克》在2011年柏林電影節首映,並獲得國際特赦組織電影獎。其後科維達拉維卓斯在2016年,以當年正受東烏分離份子襲擊的馬里烏波爾為題,發表以城市命名的紀錄片《馬里烏波爾》(Mariupolis),亦贏下當年立陶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今年2月俄軍侵烏開戰,科維達拉維卓斯再次前赴馬里烏波爾,取材拍攝新紀錄片。然而,正當他準備離開烏克蘭之時,俄羅斯士兵將他捉走;根據烏克蘭國防部公告,科維達拉維卓斯的頭部和胸部分別中槍,被殺後遭棄屍街頭。其同僚俄羅斯導演曼斯基(Vitaly Mansky)在Facebook帖文中表示,科維達拉維卓斯生前手上仍然拿著攝錄機進行拍攝。

由俄烏戰爭開始至今,俄軍對馬里烏波爾的圍城戰未曾間斷。俄軍阻截當地的糧食和物資運送,在當地釀成嚴重人道災難。此外,俄軍更專門針對嘗試逃離當地的平民,不少平民因而喪命。根據保護記者委員會(CPJ)的聲明,科維達拉維卓斯是至少第七名在戰爭中被殺的傳媒工作者。

在科維達拉維卓斯的家鄉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表示「我們損失了國內國外為人所知的一名創作人」,並讚揚他不顧自身安危盡力完成使命。立陶宛當局亦宣佈將會展開戰爭罪行調查,追究包括科維達拉維卓斯被殺在內的暴行之責任。但隨著俄軍針對平民的策略越來越血腥,勇於揭露戰爭真相的人先後遭劫,恐怕更多俄軍暴行可能永遠淹沒人間。而俄羅斯大外宣只會賊喊捉賊,將所有責任歸咎對方,這也可見紀錄片導演在戰場是多麼可貴。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