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1949年後,自從反右運動出現,舊《大公報》被批鬥為「資產階級報紙」,單是曾在舊《大公報》工作,已經足以被「鬥倒鬥臭」。我的親戚不少曾在《大公報》工作,例如我外婆的妹夫(我姨丈)1949年後留在大陸,也因為是《大公報》編輯,被批鬥幾十年。

昔日總編輯張季鸞早在1941年病逝,喪禮極盡哀榮,中共高層也給予高度評價。但1949年後,官方歷史就像忽然不認識這個人一般,翻臉不認人,直到近年才重新拿來統戰,但對其事蹟已經大規模避重就輕改寫。張季鸞的後人自然也沒有好的待遇,直到文革結束後,才算過回正常生活。

張季鸞本人並沒有正式被死後批鬥,但對舊《大公報》的定性,就是對他的定性,這也體現在黨如何對他的墳墓之上。

張季鸞下葬家鄉陝西時,墓地佔地40畝,其實已經是一個陵園,園內亭台樓閣,刻上社會各界贈送的墓誌銘,本身就是遠近馳名的景點。當時說是風水寶地,甚麼背靠高山、兩河在側,甚麼「雙龍戲珠」,但明顯地,風水先生算錯了。1949年後,陵園沒有人守衛,各種建築物的原材料很快就被各方拿走,墓園變成養豬場,物料被送去大躍進土法煉鋼。到了文革期間,陵園更是刻意被徹底破壞,連張季鸞的陪葬品也暴露於外。

至於張季鸞遺骨有沒有暴露在外,可見資料都似刻意迴避。只是邏輯推論,大概心裡明白。根據《中國青年報》2013年的報導:

在一片混亂中,村民們突然發現,不知什麽時候,張季鸾的墓地已經被人挖開了。打開的墓地好像一套“院子房”,裏頭有一間廳堂、兩間小室,裏面的陳設隻餘下一張石幾,一把茶壺、一副麻将、一隻煙鬥,散落在上面。這便是這個龐大的陵墓保存下來的全部葬品。

文革期間,大量古人墳墓被刨棺起骨,場景極其恐怖,好些近代才下葬的名人甚至被鞭屍。就如宋慶齡、宋美齡的父母骸骨就被紅衛兵起出,宋慶齡貴為中共頭號統戰對象、「國母」(其實也是地下黨員),看見照片也悲痛得昏了過去。至於曾國藩等「資產階級領導人」更是被重點招呼,頭顱被當球踢,李鴻章屍骨被化灰逐寸毀滅。相較下,張季鸞已經是「幸運」的了。

到了1999年,張季鸞的另一位外甥女李賦英獲知張墳近貌,在張季鸞獨生子張士基委託下,找人重建,勉強重建了一個稍為像樣的孤墳,當然面積只剩下不足一畝,也再沒有「陵園」。這時候,另一批風水師傅又出來了,說什麼「舊墳用混凝土包了墳頭,看來像是一坨白光,破了風水,對張季鸞後人不利」,於是新墳不再包墳,改在墳上種草。

其實在中共政權下,又有何風水可以抵禦破局呢。

參考:
・張季鸞墓與豬場相鄰 毛澤東讚「功在國家」(中國青年報,2013年11月11日,大公網轉載)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