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中國共產黨認為,世界上是沒有「新聞自由」這回事的,新聞報刊只是各方進行宣傳的工具。當中共接管全國,自然不需要客觀中立的報紙,報紙只應該作為「階級鬥爭」的有力工具,負責「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組織群眾」的戰鬥。因此在中國共產黨管制下,對新聞報刊實施統一的黨化管理,以確保輿論一致性。這也是「新香港」「二次回歸」後,中共全面改造港台為中央台、整肅所有自由媒體的背景。

對於《大公報》,中共雖然一度因為統戰原因而貌似尊重,但一開始就認定《大公報》是服務「國民黨的官僚資本主義」,因此把《大公報》定性為「反動報刊」,決定在統一全國後,禁止《大公報》出版。然而考慮到台灣未統一、早期對「民主人士」的統戰需要,還是決定以「循序漸進」方式對《大公報》逐步「奪舍」,而不是一步到位。

《大公報》一直是民辦報社,股份制的有限公司,大股東是三頭馬車之一的國民黨高官吳鼎昌,張季鸞、胡政之拿的都是「勞力股」(乾股)。抗戰勝利後,吳鼎昌身居黨國高位,早已不過問《大公報》運作;張季鸞已病逝;總經理胡政之為了大展宏圖,設立「大公報社總管理處」,作為已經同步在上海、天津、重慶、香港等地發行的《大公報》總部。總部於 1946 年成立,設於上海,意味著《大公報》中心由昔日的天津、重慶搬至1949年前最國際化的上海大都會。

為了對《大公報》奪舍,中共自然要首先「依法」處理《大公報》這間民營公司。中共決定,大股東吳鼎昌身為蔣介石的總統府秘書長,資產屬於「敵對階級」,包括《大公報》股份在內,全部予以直接充公。張季鸞於1941年病逝、胡政之於1949年病逝,他們持有的股份已轉讓家人,中共決定低價向他們家人購買。對其他後來加入的小股東,股份要麼充公、要麼賤賣,幾張命令、交易,一份民國時代最有公信力的報紙,就像2020年的香港《蘋果日報》那樣,突然死亡。

重慶《大公報》

對中國大陸境內的三地《大公報》,重慶《大公報》被認為價值最低,可以立刻犧牲,因為它在抗戰時期建立的地位已經衰落,人才、資金、設備等逐漸被調配到其他分館。加上1947年 6 月,在國民黨白色恐怖下,被指同情中共的重慶《大公報》所有外勤記者全體被捕(一人除外),被關押一個多月,大量職員因害怕而離去。到了中共建政後,重慶《大公報》全部編採人員只剩下十多人。

《大公報》總部覺得重慶太遠、交通不便,又擔心當地留下來的員工自作主張,作出「錯誤」的政治決定,於是決定主動把重慶《大公報》交給中共重慶市委管治。1952年1月,中共決定將重慶《大公報》轉為名義上的「公私合營」,暫時沿用《大公報》名稱出版,到8 月4日停刊,被改造為當地的黨機關報《重慶日報》,完成奪舍手續。

天津《大公報》

1948 年,平津戰役之後,天津市淪陷在即,毛澤東、周恩來決定暫時統戰天津《大公報》,依然當作民營企業對待,不予直接接管。但《大公報》內部的中共地下黨員,已經群起「起義」:1949年2月19日,天津《大公報》召開群眾運動式的「臨時職工大會」,約有 230 人參加(已經不用理會代表「資產階級」的董事會了),大會通過將天津《大公報》改名為《進步日報》,並向中共軍管會申請登記,再行出版。幾日之後,黃克誠大將當主任、江青前夫黃敬當副主任的軍委會就決定《進步日報》「依法」通過審查,天津《大公報》正式易名「奪舍」。

上海《大公報》

抗戰勝利後,上海《大公報》於1945年11月1日復刊,成為這階段的決策總部。1949 年,總編輯王芸生上京參與政協會議時,得知天津《大公報》需要易名奪舍,已感到無比懊喪,並通知病入膏肓的元老胡政之,不久胡就氣得撒手人寰。不過周恩來向王指示:「上海《大公報》不必改名了。你隨軍南下,繼續主持上海《大公報》,我們不來干預。當然,有困難我們還是要幫助的。 」至於「幫助」,自然是派出中共黨委接管上海《大公報》,架空王芸生,讓其苟延殘喘多幾年。

1953年,中共中央下令合併上海《大公報》及天津《進步日報》(原天津《大公報》),根據「社會主義舉國體制分工」,出版新《大公報》,但只負責財經、國際方面的「報導」(大外宣)。這份「新《大公報》」被搬到北京,1956-1966年發行了十年,但當時《大公報》老臣子經歷鎮反、反右等運動,早已幾乎一個不留,這份「奪舍《大公報》」早已面目全非。文革開始後,《大公報》再次被批鬥,被改名為《前進報》,辦了103日之後停刊,剩下來的員工被派到《財貿戰線報》,後來成為《經濟日報》,張季鸞時代的自由辦報種子,在大陸宣告形神俱滅。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