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大公報》張季鸞得到蔣介石的「國師」地位,加上中共的刻意統戰,一時間,彷彿成為全國左中右難得都可以接受和尊重的人物。當然,裏面有不少刻意操作,但這樣的江湖地位,始終是難得的。不過即使如此,作為後人,也實在難以想像整個民國管治大陸年間,規模最大、出席名人最多和光譜最闊、圍觀群眾最多的喪禮,居然就是抗戰期間的張季鸞「世紀喪禮」。

1941年9月6日,張季鸞因肺病在陪都重慶病逝,當時日本還未偷襲珍珠港,抗戰毫無起色,正是處於中國最艱苦的時刻。

張季鸞病逝前一天,蔣介石親往探望,流淚道別。張季鸞的遺囑是口述,文字如下:

「余生平以辦報為唯一職業。自辛亥以還,無時不以善盡記者天職自勉,期於國族有所貢獻。迨九一八事變後,更無時不以驅除暴政,恢復我國之獨立自由為目的;同時並深信必需全國一致,擁護領袖、擁護政府又忠貞自勵、堅苦奮鬪,始能達此目的。故嘗勗免我同人,敬慎將事,努力弗懈。今屆抗戰第五年代,勝利在望,而余病勢將不起,特重言之:並願我全社同人,痛感時令之艱難,責任之重大,本此方針,一致奮勉,務竟全功;尤宜隨時注意健康,以積極精神為國奮鬪。至關於余子女教養及家人之生計,相信余之契友必能為于謀之,余殊無所悲懷,不贅言。」

張季鸞病逝翌日,蔣介石親自把唁電送到《大公報》刊登:「季鸞先生,一代論宗。精誠愛國,忘劬積瘁。致耗其驅,握手猶溫。遽聞殂謝,斯人不作。天下所悲,愴悼之懷,匪可言馨,特電致唁,惟忘節哀。」蔣介石所送輓聯則寫上:「天下慕正聲,千秋不朽;崇朝嗟永訣,四海同悲。」然後,國民政府甚至頒發「褒揚令」:「張熾章學識淵通,志行高潔,從事新聞事業,孜孜矻矻,歷三十年。以南董之直筆,作社會之導師,凡所論列,洞中竅要,抗戰以來,尤能淬厲奮發,宣揚主義,增進世界同情,博得國際稱譽。比年連任參政員,對於國計民生多所貢獻。茲聞積勞病逝,軫悼殊深,應予明令褒揚,用照懋績。此令。」

有了這樣的鋪墊,政府為張季鸞舉行公祭,就成為抗戰期間的城中盛事。國民黨當時幾乎是全黨總動員出席,蔣介石領軍,孔祥熙、何應欽、宋子文、張群、于右任、陳立夫、陳布雷等頭面人物一律到場。非黃埔嫡系的如桂系白崇禧、西北軍馮玉祥等也紛紛出現。

中共方面,黨報《新華日報》刊登了毛澤東為首的五人領導團的唁電:「張季鸞先生追悼會及季鸞先生家屬:季鸞先生在歷次參政會內堅持團結抗戰,功在國家。驚聞逝世,悼念同深。肅電致悼,籍達哀忱。」公祭時,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等高層都有到現場,和蔣介石等同場致哀。此外,出席者和唁電、輓聯還有來自其他「民主黨派」,胡適等國內名流和文人領袖,外國大使等,公祭出席有四千多人。

到了翌年,張季鸞遺體回到陝西家鄉入土為安,舉行「公葬」典禮,出現《三國演義》一類小說形容諸葛亮公葬才會出現的場面,市民夾道拜祭,圍觀者超過十萬人。在這場安葬典禮,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又是親自出席,還指派了一連士兵長駐張墓保護。蔣介石以中國最高領袖的身份,在張季鸞病逝前一天親往道別、出席公祭、再出席公葬,給予同一最高待遇的,一生只此一次。張季鸞墓地規模達四十畝,刻滿各界送來的輓聯、唁文,本身就是一大景點。

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給予張季鸞最高禮遇,固然有一些政治考慮,例如要在抗戰期間樹立「愛國文人模範」,宣傳自己對一介平民布衣禮賢下士,對國際社會和盟友宣示自己尊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等,而蔣介石個人對張季鸞也的確高度信任和欣賞。但當時的抗戰環境,需要左中右一致抗敵的象徵人物,需要有一些大場面讓人看見各界真的在「大和解」,也令張季鸞喪禮剛好在那個時空,符合了所有上述需求。

但這是否代表張季鸞身後就可以安息?是否可以死得瞑目?這場世紀喪禮的出席者、弔唁者,是否真心真意?他死後是否同樣風光,還是身後遭劫?這自然要下回分解。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