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談及我外公加入他姨父張季鸞創立的《大公報》,後來成為高層,自然要講述《大公報》的故事。今天《大公報》淪為香港公信力最低、國安別種部隊、連「有立場的媒體」也談不上的工具,為世人唾棄,但這間百年老店其實歷史上確實輝煌過。只不過在被中共「奪舍」後,歷史被有系統的完全改寫,以致那些年的成就被一筆勾銷,殊為可惜。張季鸞泉下有知,肯定死不瞑目。

不過第一代《大公報》其實與張季鸞無關。它創辦於1902年,也就是大清帝國光緒28年。當時是八國聯軍之役之後,慈禧太后推出了晚清改革,言論自由之風大開,加上列強殖民地、租界內更是充滿自由,家道中落的滿洲正紅旗貴族赫舍里・英華在「外國勢力」推波助瀾下,創立了《大公報》。

赫舍里・英華字斂之,後來就以漢名「英斂之」行走江湖,以免滿族身份帶來不便。說他是貴族,因為他的太太愛新覺羅淑仲的祖先,就是和雍正皇帝爭奪地位的「十四阿哥」允禵,當然,到了19世紀,已經家道中落。

今日《大公報》每天都在批鬥「外國勢力」,其實《大公報》的創辦,除了由滿州貴族出面,背後也和「外國勢力」息息相關。英斂之雖然是滿族人,但對朝中守舊派十分不滿,也是自學法文、受洗成為天主教徒的中國第一代法國通,並受康有為、梁啟超影響,同情光緒皇帝的百日維新。維新失敗後,他自我流亡海外,後來輾轉加入法國駐華領事館工作,再回到天津法租界。法租界的聖路易堂總管柴天寵希望辦報影響輿論,承擔了最重要的籌募經費工作,英斂之則希望繼承百日維新的道統傳播新學。《大公報》就這樣,在法租界誕生,英斂之負責寫每日社論,引入西學,同時也希望朝中大臣加速改革,延長滿清壽命。

當時《大公報》的官方宗旨是所謂「開風氣,牖民智,挹彼歐西學術,啓我同胞聰明」,其實就是維新派的喉舌,提倡變法維新,反對頑固守舊,主張君主立憲,反對封建專制,要求(中華)民族獨立,反對外來侵略,而且開宗明義反對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要求光緒親政。雖然《大公報》屬於立憲派,但在滿清政府殺害革命黨人徐錫麟、秋瑾之後,《大公報》也嚴詞譴責對徐錫麟「啖肉剜心」是「野蠻兇殘行徑」;又評論滿清對秋瑾這一女子,「以猛獅搏兔之力擒之……既無證據,又無口供,遂處斬刑」,已經達到「野蠻已極,暗無天日」的地步。

對滿清、特別對慈禧而言,這樣的立場,自然過了底線。但這畢竟是滿人在法租界辦的報紙,「一國兩制」,也是無可奈何。英斂之也深諳「改良派」公式,雖然對一般權貴都可以直接罵,但不會直接觸碰滿清政權的核心問題,於是其相對「敢言」的姿態,逐漸受到社會重視;而滿清王室也明白其「一片苦心」,逐漸予以接受。當代名士、後來成為袁世凱洪憲帝制「籌安六君子」之一的嚴復曾送贈英斂之一副對聯,上書「能使荊棘化堂宇,下視官爵如泥沙」,英斂之引以為傲,將對聯裱好,一直掛於中堂,大概這就是第一代《大公報》的真正使命。

但英斂之的努力最終並沒有成功,起碼沒有令大清帝國起死回生,辛亥革命還是爆發了。滿清覆亡之後,《大公報》雖然繼續存在,但英斂之已經意興闌珊,失去了辦報的最大動力,興趣轉往教育,後來的輔仁大學,就是他創辦的。加上民國建立之後,各種各樣的報紙大量湧現,此消彼長下,《大公報》第一個有一定公信力的十年,就這樣過去。1916年,英斂之正式把《大公報》賣盤,十年後病逝。

後來英家(其實是赫舍里家)和《大公報》再無關聯,但一直是中國書香世代。英斂之的兒子英千里12歲就到牛津大學留學,回國後被稱為「全國英文水平最好二人之一」(另一人是錢鍾書),1949年隨同國民政府遷台,避過大陸諸般劫難,做過父親創立的輔仁大學教授、副校長。英千里卻留下了兒子英若誠在大陸,他以翻譯老舍《茶館》馳名,文革期間被批鬥下獄,文革後復出,成為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的兒子英達是大陸名演員、導演,參演過《霸王別姬》、《梅蘭芳》、《東京審判》等電影,隔了幾代還能承傳,也相當不容易。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