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為什麼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表現奇差,講述2000年俄羅斯潛艇庫斯克號爆炸悲劇的《潛行浩劫96小時》,很值得這時候重溫。

2000年,俄羅斯北海艦隊最先進的奧斯卡級核潛艇庫斯克號進行軍事演習期間,意外發生爆炸,艦上全體118名官兵全部罹難。事後調查發現,部份軍人並未在爆炸後即時死亡,俄方卻因為設備老化、軍費不足、指揮失當等原因未能即時救援,事故成為小說、電影的改編題材,也是俄羅斯加速軍事現代化的里程碑之一。假如單看電影,觀眾很容易得出「俄軍無能」的強烈印象,乃至輕視今天俄羅斯軍力,但實際情況自然沒有那麼直接。普京得以獨霸俄羅斯二十年,和這事故也有一定關係。

根據劇本,俄軍除了因為九十年代經濟不景、裁減軍費、變賣資產而變得落伍,高層軍官也作風官僚,因懼怕失去面子、擔心外國勢力竊取機密,而拒絕北約國家救援,導致遇事海軍最終全部罹難。放在當時環境,這些都是客觀情況。但我們也要明白在2000年,俄軍和北約確實處於緊張狀態,這也是那次大規模海軍演習的背景之一。

冷戰結束後,北約連番東擴,推出新的共同防衛政策,也有了主動出擊的意圖,作為維繫團結、小試牛刀的第一擊,就是1999年的空襲南斯拉夫戰爭。當時的南斯拉夫只剩下塞爾維亞和黑山,以俄羅斯為傳統盟友,北約則以保護塞爾維亞境內科索沃人為名干涉,俄羅斯視之為對後院赤裸裸的挑釁,雙方其實已在借斯拉夫民族之手,進行典型的代理人戰爭。庫斯克號事故發生時,雖然科索沃戰爭已終結,但俄羅斯上下對北約直接入侵充滿警惕,北海艦隊的海軍演習,本來就有向北約示威的濃厚味道,並非和平時代可有可無的儀式性演習。

潛艇爆炸自然令俄羅斯顏面受損,但長遠而言,卻未嘗不是普京所謂「撥亂反正」的契機。

事發時,普京剛上台不久,並未有今天的強勢,由於他沒有即時離開渡假地方,回到首都指揮大局,受到國內媒體大量批評,也可算是個人面對的第一波危機。《潛行浩劫96小時》本來有普京的角色,但據說製片人擔心電影上映後會終身被俄羅斯情報局監控報復,而把角色刪除。

其實普京當時的危機處理,可謂十分出色:他明白到事故對前線士氣、國民身份認同的打擊後,自此意識到加強PR的重要性,徹底和從前官僚形象劃清界線;更重要的是,事故給了他裏裏外外重組權力的契機。俄羅斯軍隊本來由蘇聯時代的老官僚把持,普京在事故後除了大舉改組軍隊、特別是北海艦隊領導人,國防部長也「被辭職」,接任人是普京親信、非現役軍官伊萬諾夫,打破了蘇俄國防部長是現役軍人的傳統,這些都是普京鞏固權力的舉措。

普京後來民望高企,在於他徹底改變了葉利欽時代的私有化政策,重新中央集權,打擊大財閥,庫斯克意外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正好給予了普京最好的示範,證明繼續賤賣資產、走市場經濟路線是死路一條。

隨著國際油價一度高企,普京治下的俄羅斯一度恢復了超級大國氣派,俄軍現代化也有所進展,特別是種種非常規作戰部隊,更深為西方忌憚。年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誘因之一就是重奪黑海控制權、回復黑海艦隊的榮光,期間烏克蘭海軍大規模變節,這和2000年北海艦隊的悲劇,也可說有間接關係。假如電影令人看不起俄羅斯,就本末倒置了。不過普京後來被勝利衝昏頭腦,則是另一回事,另案再表。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