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烏克蘭戰事在未來一週,恐怕有非常血腥的發展。

俄軍突襲閃電戰失敗,只能回歸「傳統戰爭」模式,為求儘快奪取大城市,而不惜打巷戰、狂轟濫炸,已經開始使用集束彈,這在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而言,絕對是匪夷所思。烏克蘭軍民死傷數字很可能直線上升,大量慘絕人寰的照片可能陸續出現。

假如進攻的一方不是俄羅斯這樣的超級大國,正常情節發展,平民被濫炸的一方,就會要求國際社會干涉:不是作為盟國支援,而是以人道立場,通過武力,強行建立禁飛區,不容許交戰雙方使用空中武器。這種超越主權的干涉理據,國際關係理論上稱為「R2P」(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禁飛區可以是聯合國正式設立,交由維和部隊執行,也可以一些國家、組織自行以武力設立。例如利比亞內戰期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設立禁飛區;海灣戰爭後,聯合國也在伊拉克北部、南部設立禁飛區,防止薩達姆政權屠殺庫爾德人和什葉派;波斯尼亞戰爭期間,北約以自己的軍力建立禁飛區;而敘利亞戰爭期間,俄羅斯則以自己的軍力建立禁飛區。

前提都是:有力執行,才有意義。

然而現在衝突的一方,是俄羅斯,建立禁飛區,而只要俄軍不理會,就等同於建立禁飛區的一方直接和俄軍作戰。當交戰的是利比亞、波斯尼亞各方,軍力不及列強或北約,還會被逼遵守禁飛區協定,但俄羅斯就不同。它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可以確保聯合國不會授權,製造針對俄羅斯的禁飛區;而它是擁核軍事強國,自信沒有其他大國敢冒險和俄軍直接衝突。

日前普京提升國內核武至「特別戒備」狀態,其實就是預見了很快國際社會就會出現設立禁飛區的呼聲,於是先發制人,無異於公開說:「我開始發狂殺人的了,也知道會有國際輿論說要搞禁飛區,但要是真的擊落俄軍戰機,我們就動用核武的了,害怕吧。」

澤倫斯基自然知道這些博弈,但也堅持促請設立禁飛區,而無數烏克蘭人,自然也有同樣盼望。北約和其主要國家美英等,都立刻表示不會自行設立,因為不希望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且是核戰。澤倫斯基的最後一著,就是打悲情牌,不斷在互聯網向世界各國呼叫,隨著悲慘圖像陸續出現,西方民意對烏克蘭的同情相信會進一步增加,只要民意開始清晰,各國政府就可能改變主意。

值得注意的是,多名前美國歐洲盟軍最高指揮部司令均表態支持烏克蘭禁飛區,美國國內也開始了有關討論,不能排除未來成為拜登騎虎難下的兩難議題。

一個相對可能出現的方案是,北約單單在烏克蘭西部設立禁飛區,其實是作出了烏克蘭東西分裂的打算,希望守住「西方的西烏克蘭」,而默許俄軍佔領其他全景,希望屆時俄軍也有默契,接受西部是北約勢力範圍,從而避免出現直接戰爭。但這已經要各方有限制衝突的理性共識,普京事到如今,還能否以正常理論研判,沒有人知道。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