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最近和一位在長洲當中醫師的族叔聯繫上,獲告知好些祖父在鄉下的往事,非常有啟發性。

原來百年前在鄉下,祖宗的祠堂有很多「家法」, 規範族人行為的同時,也建立了一個完善的「福利互助網絡」。由於在昔日社會,讀書識字、考取功名,是整個家族向上流動、累積社會資本的不二法門,通常同一屋簷下的鄉里都會集中資源,一併請私塾老師為孩子啟蒙。

以往學費不怎麼貴,但自從清末民初,出現了現代化教育,中學、特別是大學的學費,就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擔。

這時候,據說我家太公之上一、兩代就有了規矩:整個宗族要預備一筆錢,盡力支持族內任何一個能讀書的下一代接受最好的教育,無論他的血緣關係如何,只要是同一個祠堂的成員,就有資格獲資助。整個概念,有點像現代的「獎學金」,但不知道當時怎樣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讀得書」,大概要看村內成績,還有長輩的其他考核。

總之結果是,在祖父的一代,只有他一個人能夠考上大學,而大學的學費,就是由這個「宗族獎學金」支付。據說同代人另外還有一位被研判為「讀得書」的人,但他也只是完成了中學,所以在村中,祖父已經是頭號知識份子,被族人寄予無限希望。

當時的中山大學學生幾乎都是非富則貴,因為要讀得書、又要能負擔學費的人,通常都是小康以上的書香世代,來自「鄉下」默默向上游的,從來不多。而且當時大學數目很少,中學畢業已經足以找到好工作,大學生就是身價百倍,加上不少學生的上一代都是社會賢達,整個社會網絡,就會瞬間提升。祖父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認識了當時國民政府的權貴,從而被吸納進去體系之內的。

不過由於祖父十分好勝,據說又會和同族人強調,自己讀書其實主要是自力更新,宗族獎學金幫補不了多少。我想作為seed fund,獎學金自然是有用的,但大學學費從來有不少「下欄」,魔鬼在細節,加上祖父是族內第一個大學生,長輩自然也很難精準計算預算,他要靠自己的能力幫補,也在情理之中。

這裏的重點其實不是金錢,而是責任與傳承:祖父把幾個弟弟都帶進去地下電台,也把他們帶來香港,也許就是因為接受了宗族獎學金,有權利自然就有義務,去協助全族向上流動。

知道了這樣的時代故事,更感覺當年我以祖父名義設立中學獎學金,冥冥中也是一種輪迴。雖然受眾不會在是家族中人,但如此傳承,大概也是昔日「宗族獎學金」的初心。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