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說到祖父鄉下的故事,有一個很有趣的人物,很應該一提,這裏曾經也出過場,就是他那位後來去了「行船」的弟弟。

祖父的親生父親有四個兒子,祖父是大子,另外三個弟弟都加入了他在抗戰期間建立的地下電台,後來也隨他一起到香港、一起到大東電報局工作,可算是為他馬首是瞻。祖父的二弟華叔公後來和他鬧翻,二人性格相像,都非常好勝,也都是嚴父,而二弟又處處遜一籌,積壓下來,就變成心病。三弟燕叔公就是昨天說過好賭那位,中年時就已離世,我從無見過,但燕叔婆是見過的。至於四弟晃叔公就是和我們家最熟的那位,住在祖父家附近,經常相見,而他因為是小兒子,也最聽祖父的話,而且在鄉下時,就最為活潑好動。

這位叔公的作風和幾位兄長截然不同,很愛開玩笑,幾乎每一句都會搞爛gag,我們一直把他當老頑童看待。最記得在祖父的喪禮,他曾經笑著對我說:「今日點解唔叫你啲同學黎呀?你呀爺移民喎。」假如不認識他,會覺得這種話很突兀,但他其實一生人都是這風格的。而且,這似乎還是他一家人的風格:他太太、兒子、女兒,都很愛開玩笑,笑聲都很爽朗,這是他一家的「家教」,由於和祖父的兒子們太不同,自然令我留下深刻印象。

叔公在鄉下時,發生過很「有趣」的意外,他到老也經常拿來自嘲。那是說他兒童時代就十分貪玩,而鄉下的大宅有很多酒罈,通常陳年老酒都是以備節慶、典禮之類供整個家族享用,所以酒罈很大、很深,小孩可以全身進入,屬於捉迷藏的最佳躲藏處。叔公那時候卻不是捉迷藏,而是偷酒飲,潛入酒罈,卻出不了來,最終要整個酒罈打破,才被救出。

這故事令人想起《資治通鑑》作者北宋司馬光的傳奇故事:據說他兒童時代有天和玩伴遊玩,有人跌入一個大水缸中,幾乎遇溺,小孩都不夠力扯他出來,最後司馬光冷靜地用小石頭砸向水缸,成功把水缸打破救人,自此成了兒童領袖。

然而正因為叔公的「老頑童」形象深入民心,他的內心世界,可能比祖父一家收藏得更隱蔽。

祖父對抗戰期間的地下電台經歷、國民黨、英軍淵源之類,雖然也接近絕口不提,但總算還有片言隻語,心情好時和兒子說過自己威水史,而且祖母也知道得很清楚,所以也會轉告一些。但叔公對這類故事,包括他日後在香港的一些工作,都是對家人三緘其口,連太太、子女,也不知道。

到了叔公晚年的最後幾年,有時候神智不清,那時候,可能才是一生人最無掩飾(因為掩飾不了)、最真的歲月。他的兒子那時候專門回港照顧他,說叔公那些歲月,才會反反覆覆說一些人生憾事和怨憤,那些都是他清醒時絕不會對家人說的,例如工作上的不如意,覺得被犧牲的不忿之類。子女卻是到了那時候,才知道他人生的不少經歷。

正因為他的形象平易近人、有幽默感,反而令人不覺得他也會有抑鬱的一面,而且某程度上,可能更有釋放心靈的需要。無數上一代人,似乎都在這樣那樣的壓抑下渡過一生,不知這是否華人長輩獨有的現象。但願未來的世代,可以活得更自在。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