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香港人對心理學普及化的另一個里程碑,繼八、九十年代的顧修全博士之後,大概就是電影《無間道》系列。在這電影,陳慧琳飾演的心理學家為梁朝偉飾演的警察臥底治療,繼而發展成曖昧情侶關係。

五叔說,心理學家都非常不喜歡以上劇情,繼而也對《無間道》很有意見,因為《無間道》的心理學家,犯了幾乎所有心理學的行規。問題是不少人看了,真的會有了錯誤期望,這就是expectation mismanagement。

首先,他多年來不斷強調,「心理學家」並非「心理醫生」。醫生屬於醫科,精神科醫生是其中一種醫生,至於心理學家的其中一種「臨床心理學家」提供心理學治療,兩者的目標和手段都有根本分別。《無間道》的陳慧琳應該是一名臨床心理學家,但就被當作醫生。此外,還有一種是councellor,是毋須考牌的,而臨床心理學家則是要考專業牌照的。

《無間道》的client梁朝偉可以在那張專椅長睡幾日,這在心理學專業是不可能的,因為每一節都有時間限制,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都有明確規範。

心理學家和client之間的關係,更是非常敏感的專業操守,不被容許越過那條界線。這一來是保護雙方,避免一方利用對方的信任和脆弱情感牟利,也避免另一方進行情感勒索。二來也是保障心理學這門專業,因為很多親朋戚友知道有認識的人是心理學家後,就會求取免費服務,這也是心理學家眼中的公私不分。《無間道》的陳慧琳和梁朝偉相戀,與及相戀的過程,可說是犯了心理學一切taboo。

不過,我想《無間道》多少還是會為心理學家得到更多clients,這是否「利多於弊」,卻又是難以定論了。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