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香港回憶189】「做醫生」的家庭壓力,與潛意識的反彈 (Patreon)
Content
五叔因為從小學開始,對英文就有獨到造詣,而他的幾個哥哥讀書成績都很好,令祖父對他更寄予厚望,去達成他的一個畢生心願:在家中栽培一個醫生。
我不知道為什麼祖父會有這樣的心願,但那個時代香港的理想職業,首先是醫生,然後是有牌考的工程師,再然後是公務員,然後才是「miscellaneous」。祖父對每個兒子的第一個期望,都是讓他們成為醫生,但他也從來沒有干涉兒子的自由發展,所以沒有強求,也就沒有成功(或「得逞」),這一點倒是十分難得的。然而,到了首四名兒子都不是醫生,他對五叔要讀醫的壓力,卻逐漸難以壓抑,越來越外露。
五叔說,他中四時成績好,祖父送的禮物居然是一副顯微鏡,但他從來沒有對醫學表露任何興趣,也不喜歡顯微鏡下的世界,那似是祖父自己的投射,多於「獎勵」兒子的禮物。到了中五,祖父送給他的禮物,又是一本英文的解剖學百科全書。他覺得哭笑不得,但祖父的身體語言清晰不過,就是要他讀醫科。
本來是否讀醫,理應是升大學時才需要做的選擇。但皇仁當時是自覺高人一等的「港英第一官中」,連班號也很有氣勢。當時皇仁的預科中六、中七,特別在更多大學出現在香港前,曾經被看作「準大學」,預科生則被當作成年人看待,而皇仁中六、中七的四班,居然是以大學選修科命名:A(rts)、E(ngineering)、S(cience)、M(edicine)。記得我讀書時的某年畢業禮,舊生陳鈞潤教授來當嘉賓,以爛gag笑說學校並非重理輕文,因為四班加在一起,就是「SAME」。
其實,無論中學在預科教甚麼,都很難直接和大學醫學院的課程銜接的,畢竟A-Level沒有「醫學」考試,最接近的就是生物學;但不少讀醫學的學生,純粹是因為成績好,卻又根本毋需之前讀過生物學。但話說回來,進入了皇仁「6M、7M」的學生,特別是那個年代,卻又會有一種皇仁特有的朋輩效應,真的假定自己「已經」進入了醫學院,要及早圍繞著醫學院的生活來適應,有關老師也會賦予這種期望。
這種氛圍,可能比從教科書讀甚麼更重要。畢竟皇仁的最大傳統,就是製造一種只能靠自己的校內大氣候,讓學生知道必須靠自修。
就在這樣的氣氛下,五叔會考後,終於還是半推半就的進入了皇仁預科6M班,而之前他的哥哥們都是6E、7E班的。祖父認為以他的成績,又終於願意走進6M的門檻,考入港大醫學院、然後成為醫生,理應毫無懸念,乃至提前為自己的心願終於有兒子能夠落成而高興。
但世事偏偏是那麼玄妙,意外偏偏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