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日前談及「國家安全」干預科學的蘇聯「李森科主義」,西方主流觀點大概認為蘇聯解體了,基因科技發展也深入民心,「李森科主義」作為政治干預科學的代表,不過是歷史的笑話。但事實卻是另一回事:近年「李森科主義」在俄羅斯開始有復興跡象,他本人也被不少文章平反。

學者高爾靖斯基 (Edouard Kolchinsky)於《當今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文章指出,以馬列主義為背景的遺傳學再度興起,與俄羅斯國內反西方、懷念史太林時代平等社會的情緒有關,何況經歷過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多次經濟解革失敗的俄羅斯人來說,反精英、反專家的心態一直存在,「赤腳教授」李森科,完全符合借古諷今的民眾需要。

為李森科平反的其實不止俄羅斯人。例如有英國讀者致函《金融時報》,也認為現在的遺傳學發展反而證明了李森科是對的,某些特徵確實可以從父母承繼到子女,超越基因的枷鎖,在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時代,說不定有了大數據輔助「李森科主義」,可能會找到「獲得性遺傳」的方程式。

換句話說,有了更精密的科技,不少人反而相信科技「無所不能」,包括論證他們任何主觀的信念。資訊科技革命令一般人更容易圍爐取暖,在同溫層接收訊息,會進一步強化上述信念。而任何和信念不符的觀點,更容易被陰謀論、外國勢力論演繹。

「李森科主義」在俄羅斯復興的同時,正如《The Atlantic》一篇文章談及「李森科主義」時談及,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何嘗不是深深相信「氣候變化是自由派的謊言」。而這觀點在共和黨人當中是有60%相信的主流,相信「創世論」、反對進化論的美國人也有四成,他們對「精英主義科學」都充滿質疑和怨懟。

至於在資訊科技同樣急速發展的大國──中國,一度成為全國共識的「文革是悲劇」,現在也開始被重新評價;要是「大躍進」未來也像李森科主義那樣被重新閱讀,也不會太令人意外。

說到底,冷戰結束後的頭十年,是人類歷史難得一見的「精英共識」主導年代,各國不論意識形態,受大同小異教育方法培訓的精英,都在主導一切,普羅大眾明白到昔日共產主義、民粹主義以「人民」之名奉行離地政策,也傾向接受精英的管治。但到了互聯網3.0 出現,普羅大眾得到全新平台,挑戰「離地精英」,過往眾多在精英階層毫無爭議的共識,都受到了根本挑戰,加上全球化催生反全球化,民族主義、本土主義反而再興。

對一般人而言,相信地球是圓還是地球是方、認為民主是好還是威權是好,都不容易親自鑑定,都是通過自己覺得可信的方法做判決,也就是一種信念。當世界的共識政治失衡,未來的管治,只怕會越來越難。連「新香港」「完善議會議員」也可以厚顏無恥地說「與病毒共存論違反國安法」,「李森科主義」在香港出現,還會遠嗎?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