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很多人認為,說冷戰時代的「鐵幕」今日重現,屬於危言聳聽。其實就算是冷戰的「鐵幕」,也不是絕對「鐵」板一塊:例如去蘇聯、去美國都是免簽的南斯拉夫,就是一個雙方刻意製造的緩衝區讓人離散;又如波蘭得到美國的最惠國地位,作為兩大陣營互送物資的白手套。

反而此刻的「新鐵幕」,卻可能更嚴厲,因為這是以疫情之名,半推半就地建造出來的。

現在武漢肺炎的變種pattern已經很清楚,幾乎每個月都有新變種,每幾個月就有一個變種特別厲害,在可見將來,都不可能完結。每次有新變種出現,已經打過的疫苗不一定有效,但又能多多少少減低確診後的嚴重性。換句話說,武漢肺炎就算傳播力、殺傷力比流感強,但經過全民定期打(有效)疫苗後,加上有更多人慢慢產生抗體,這病毒「流感化」的跡象就越來越明顯,世界各國開始「與病毒共存」,以維持經濟活動的正常運作。

依然堅決採取「清零」防疫政策的,就只有中國(包括港澳)、北韓,還有台灣。其中台灣是民主政體,和西方國家關係密切,當與病毒共存的風險小於經濟蕭條的風險,而全民打疫苗又得以持續進行(台灣的疫苗是「五光十色」地有用的),相信民意早晚會驅使政府慢慢微調政策。

剩下來的中國,卻變成全球「清零世一」,也是唯一。當中國一直以舉國體制、由上而下的方式防疫,自然有各種各樣的考量,包括乘機強化大數據全民監控(這在香港尤其明顯),以強力壓下死亡人數來宣傳「中國優越論」、「西方沒落論」,而不見得實事求是。然而這套政策,令中國人普遍未有抗體出現,不像與病毒共存了很久的其他國家,能夠逐步減低病毒的致命性。而中國的科興疫苗,實驗證明了成效有限,雖然某些無知婦孺說「唔係抗體越多越巴閉」,但現實偏偏真的是抗體越多越巴閉的。

鍾南山說中國「實質上」已經達成了群體免疫,但假如真正出現大爆發,其實政府依然難以完全掩蓋。就算中國全民打了幾次疫苗,大概也沒有西方國家群聚免疫的效果。2022年是中共二十大的關鍵時刻,假如真的「出事」,有人藉故「為民請命」發難,變數就會出現。

更何況一旦中國要改變政策,需要徹底打倒昨日的我,就算不理會民意,也要擔心面子、擔心「敵對勢力」乘機借題發揮,在脆弱的政治環境下,本身就是一場政治危機。結果中國要走清零主義,不但是衛生、防疫研判的問題,意識形態的問題,同時也是政治問題。一說到「政治問題」,就容易變成「你死我活的鬥爭」。

這樣一來,中國這道「清零防疫鐵幕」,只會越來越鐵。當其他國家早晚陸續重啟邊境,讓經濟、貿易正常運作,中國卻越控越嚴苛,防疫形同軍管,反而把本來建立起來的全球相互依賴經濟體系主動破壞,成為國際社會與中國脱鉤的良機。香港雖然已經被國安法奪舍,但爛船總有三斤釘,本來要經貿去國際化、文化去全球化,還有漫漫長路。但現在被牢牢鎖進這道「鐵幕」,同樣以變相軍管模式「防疫」,卻已變相自絕於天下。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