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新香港」自由媒體幾乎全部消失後,政權口中畢竟還要強調「香港存在新聞自由的」,不能再說「還有立場新聞」、「還有眾新聞」,日後可以如何改口?

根據中共最擅長的矛盾論,一個最容易的「自然發展」,就是製造「忠誠反對派」,容許某些表面上非建制的KOL、媒體繼續在香港境內活動,但他們的主要「批判」方式,卻是放大負能量,批判同路人。演算法下,他們的讀者畢竟不同建制群,可以「擴闊光譜」,久而久之,外間可能認定香港「還有反對派」、「反對派就是這樣子」,客觀效果是進一步邊緣化正常新聞和評論。

對《立場新聞》、《眾新聞》的滅頂,有網民轉載留言了一些知名KOL的說法,看了非常不舒服。但在可見將來,當牆內香港人連一句話也不敢說,社交媒體看到的剩下官方新聞和吃喝玩樂,這類不舒服的評論,演算法下,只會看得更多。

舉例:一年後search「羅冠聰」,可能80%搜尋結果是中共官媒、香港建制媒體(也就是所有媒體)的大外宣抹黑報導,15%來自「忠誠反對派網媒/KOL」的批鬥,只有5%是正常的報導,都是來自海外華文媒體。畢竟互聯網的遊戲就是這樣,中共政權一方有無限資源製造網絡垃圾,演算法下,很容易overwhelm真相,再有了「忠誠反對派」B隊「完善」演算法搜尋結果,效果就「相得益彰」。

基本上,研究這個政權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看它怎樣扣對手帽子,甚麼奪權、煽動、顛覆、假新聞、勾結、B隊,無論多麼荒謬、illogical,它們都覺得是「正常」。原因很簡單:它們本身就是這樣做的。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