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稀土」是17種具磁性和導電能力的金屬科學元素之合稱,可用於製造電動車、智能電話螢幕、導彈防衛系統等不同高科技產品的組件。本來並非真的很「稀有」,但由於生產過程涉及對自然生態的破壞,也逐步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爭奪的戰略資源。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將成立全球其中一間最大的稀土企業,以確保與美國關係緊張期間,可維持稀土全球供應鏈的壟斷地位,並以此為「制裁」的秘密武器。當中國藉此整合國內稀土資源、並減少出口,西方各國可如何應對?

該間超大型稀土企業最快將於本月在稀土資源豐富的江西省成立,被命名為「中國稀土集團」,由數間國有企業的稀土資產合拼而成,包括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贛州稀土集團等。知情人士表示合拼的理由是為了加強北京的議價權,避免中國企業之間內訌,並削弱西方對關鍵技術的主導。

現時尚未清楚這間超大型企業會否在全國範圍開展業務,以及規模頗大的內蒙古稀土產業會否受影響。不同專家對中國於稀土行業的壟斷地位都有不同評估,有指中國現時佔有全球超過70%的稀土礦產、負責90%相關加工產業;美國白宮的報告則估計中國控制55%的全球稀土礦產,以及85%的相關加工產業。

上述報導亦提到,美國一直關注中國會透過控制稀土資源,以達至戰略目的。今年2月,美國國防部與被稱為「中國境外最大稀土開採和加工公司」的澳洲萊納斯稀土公司(Lynas Rare Earths Ltd)簽定技術投資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該公司將在德州開設稀土加工設施。此外,美國總統拜登亦於同月簽署行政命令,將稀土礦產列為需以更強力政策選項、以減低供應鏈風險的四大關鍵領域之一。白宮在6月亦曾發表報告,指美國應預期中國減低稀土的出口量,並建議一系列措施,以增加國內生產和加工稀土的能力。

世界各國除了可轉向澳洲、哈薩克等其他稀土大國入口稀土,亦可向以高科技產業見稱的日本借鏡。中國曾在2010年因釣魚台主權爭議,而限制出口稀土予日本,當時中國稀土佔日本總稀土進口量高達90%。日本之後積極發展「真.內循環」,除了積極回收廢棄科技產品內的稀土,研發稀土取代品,更在附近海域深達6,000米的海床發現稀土泥,並正研究如何進行工業化開採,今天已徹底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求人不如求己」,難道在21世紀,還可以進行這種低層次資源壟斷嗎?

(圖:BB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