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八十年代,譚詠麟、張國榮齊名稱霸香港樂壇,後來譚詠麟成為「愛國藍校長」,逐步「去國際化」;張國榮雖然英年早逝,卻反而成為國際級藝人名留青史,對香港人的國際身份塑造,有極大貢獻。

這一切要由他衝出香港、揚威亞洲開始談起。

張國榮首先征服的是南韓市場,知名度源自電影《英雄本色》(當時南韓人對這樣的江湖很有共鳴),然後是《倩女幽魂》(南韓人想到他們的古代故事),掀起當時的「香港韓流」,不少今日的一線南韓明星,都是這樣長大的。1987 年,張國榮專輯《愛慕》在南韓空前大賣20萬張,成為首位成功打入南韓市場的華人歌手;1989年,《The Greatest Hits of Leslie Cheung》賣出30萬張,他親自填詞的英語單曲《To You》登上當地流行榜;1995年,專輯《寵愛》在南韓銷量更突破50萬張,成為當地至今的華語大碟銷售紀錄,當中《A Thousand Dream Of You》特別受歡迎,曾得到南韓流行歌曲排行榜冠軍。在21世紀,南韓仍不時有向張國榮致敬的活動,例如在2012年的Mnet亞洲音樂大獎頒獎禮,開場便播放張國榮的告別演唱會片段,由南韓藝人宋仲基演唱張國榮名曲《當年情》。由於譚詠麟缺乏電影的魅力,只能逐步食老本,市場不斷萎縮,這是他和張國榮的最大分別之一。

在日本,張國榮同樣非常成功。他曾在日本舉辦超過20場個人演唱會,締造了香港歌手在日本開演唱會的場次紀錄,而這魅力很大程度上,歸功於1994年他主演的《霸王別姬》。這本審美觀非常日本的電影,當時在東京連續放映43週,令張國榮一炮而紅;1996年,他獲日本雜誌《ASIA POP》頒發「人氣最旺」和「最佳藝人」兩項大獎,1998年成爲日本《AERA》雜誌封面人物,2000年入選日本《電影旬報》「20世紀百大外國男演員」,甚至在離世後,仍在 2006年日本放送協會的「在日本最受歡迎的演員評選」成為「國際十佳男演員」之一,與Tom Cruise、Johnny Depp等人齊名。對日本人而言,張國榮的淒美、中性、多元形象,結合了多種藝術風格,代表了亞洲男子終極之美,這是譚詠麟永不能到達的境界。

在歐美,張國榮也在《霸王別姬》之後,得到全面認受。他主演的《霸王別姬》在第46屆法國康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大獎,也是歷史上唯一獲得這獎項的華語電影,當時評審加利奧文在會場遇到張國榮,大讚他演得精采。《霸王別姬》也得到1994第51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在2015年被《時代》周刊評為「百大不朽電影」之一,張國榮本人則在2010年被CNN選為「史上最偉大的25位亞洲演員」之一。此外,張國榮曾擔任柏林國際影展評委,是第一位擔任該影展評委的亞洲男演員,也曾在荷蘭開演唱會。由於張國榮的品味到達國際水平,他在2000年舉辦的43場世界巡迴演唱會,特別請來法國時裝大師Jean-Paul Gaultier負責服裝設計,被《時代雜誌》讚譽為「Top in Passion and Fashion」。隨著他英年早逝,這些品味,都被定格為國際社會對東方美男的基準。

此外,由於張國榮不少作品都有國際色彩,與第三世界也頗多淵源,構築了香港和這些地方的橋樑。例如他主演的電影《春光乍洩》,以阿根廷為主要拍攝地,張國榮甚至在當地感染阿米巴病毒,卻因此結下不解緣。他離開後,不時有阿根廷人聲稱見到他本人,就像聲稱貓王、或納粹中人化妝易容隱居南美,令他更添傳奇。在這些地方,認識成龍的自然更多,但要說一個香港人的名字、而要顯得自己有品味,非Leslie Cheung莫屬。至於Alan Tam,邊位?

值得注意的是,張國榮也拍過主旋律大陸電影《紅色戀人》,導演是葉挺將軍的孫子葉大鷹,但當時中國大陸市場反應甚差,在香港也幾乎無人問津,可說是他從影生涯最失敗的一步之一。然而在張國榮登上神台後,近年大陸開始改寫歷史,以此把張國榮歸類為「愛國演員」之列,並重映了這部電影。這就是國情了。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