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德國9月舉行聯邦大選,至今已經超過兩個月。經歷逾一個月的談判,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綠黨週三終於達成執政聯盟協議,正式敲定「交通燈」聯合政府,結束16年由默克爾領導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導政府時代。新政府組閣人選亦逐步曝光,現任副總理、社會民主黨的朔爾茨(Olaf Scholz)將會出任德國總理,而長年對中國態度強硬的綠黨黨魁貝爾伯(Annalena Baerbock),則將會出任外長。

三黨擬定的執政聯盟協議共有九個章節,其中第七章以「德國對歐洲與世界之責任」為題,內文多次提及中國,並視中國「同時是夥伴和競爭對手」,被形容是史上對中國措詞最強硬的執政協議。協議內容以德國議題為主,但全文亦有共12次提到中國,除了包括將會就新疆等地的人權問題清晰地納入德中外交議程,亦提及要求在香港「恢復實施」一國兩制。

擬定協議亦提及台灣,表示新聯合政府將會在「一中政策」(不是北京定義的「一中原則」)下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以及認為台海現狀必須在和平的前提及兩岸皆同意下才能改變。

準外長貝爾伯在9月大選領導綠黨競選,她和綠黨的對華立場一向強硬。貝爾伯在公佈執政協議時受訪,表示新政府將帶領德國「採取更積極的外交政策」,並將以「道德原則」為基礎。她其後接受當地雜誌訪問,提到德國將面臨「與獨裁政權在政治制度上的競爭」,表明應採取行動捍衛「國際秩序」。

雖然將接任總理的朔爾茨過往言行被指對中國偏向友善,但接任外長的人選卻是強硬派,意味著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可能比相對保守的默克爾時代變得強硬,因此亦備受北京關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被問及對德國新執政聯盟的看法時,表明希望朔爾茨新政府「延續務實的對華政策」,「與中方相向而行」,云云。

不過德國對中國經濟的結構性依賴,在默克爾時代已經出現,要徹底走另一條外交路線,肯定比外間想像中困難。而且默克爾上台初年,同樣說過要對中國實行「價值觀外交」,但不久就被「務實外交」取代。綠黨首次扮演德國重要外交角色,會否步默克爾後塵,亦必須聽其言觀其行。

Files

Comments

悉尼 袋鼠

連登同香港一樣,劣幣驅逐良幣,早已經發生緊。 而家聯同其他國家去圍毆,好過美國單獨去同中国隻抽 (apology to 游清源)

Van Anh

「一中原則」和「一中政策」的地方寫反了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