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踏入11月,不少讀者提出希望多一些「本行」國際關係的深度評論,和恢復從前在報章的專欄「咫尺地球」。其實這裏一直有不少即時國際關係分析,但涉及長篇的、理論框架的,由於以為感興趣的朋友不多,而的確減少了。

從本月開始,這裏會每週起碼刊出一篇長篇國際關係深度評,在即時時評以外,談及宏觀大趨勢。

「咫尺地球」是差不多20年前,我在《明報》國際版的專欄,曾經每日寫短篇,後來變成一個星期一次長篇。然後差不多10年前,《信報》找我當主筆,條件包括停止其他香港報章的專欄;到了2年前,恢復到《明報》筆陣寫每週評論,而於上月停止。

這些安排背後的故事,也頗為有趣,而且從無分享過,但目前略為敏感,日後適當時候,會再在《我的香港回憶》介紹。

總之,在目前情況,在香港即使談國際關係,而對中國外交有一定批判性,也充滿壓力,這是我從前以為國際關係評論是一片淨土時,所難以想像的。諷刺的是,此刻香港讀者反而真正需要國際關係評論,去思考人生的下一步、世界的下一步。

希望這裏能夠填補香港公共空間失去的土壤,也希望那些曾經離地的理論框架,終於得到應有的社會價值。

Files

Comments

HTTT17

太好了。講真而家咁多即時分析,唔覺得沈教授做時事評論比其他人特別好特別獨到,都係focus 返係自己強項好d,唔好太市場導向而太focus 即時評論

Villanelle Polastri

期待!訂閱沈教授的原因絕對是因為國際關係content!

Chris Chan

同意。 即時評論尤其講政府既反智野,睇得多都悶,如果可以講下長期策略,咁我地呢 d 已在外地工作既香港人可以幫下手,咁應有正面影響力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