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不少學術界朋友喜歡推介學術巨著,有點看不起普及作品,但往往是後者的一鱗半爪,卻能以小見大。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天文學博士麥克.哈特(Michael Hart)曾著有《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一書,回顧人類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內容並非隨便併湊的名人榜,而是一本跨學科人類歷史研究的通史,頗受讀者歡迎。

後來,他又以「哈特的十世孫亞羅圖.庫克尼」為身份,撰寫了《西元3000年影響世界的100人》,再次選出一百位公元3000年時的「歷史」名人,講述其生平貢獻。這次哈特述說中的55個人物都是其虛構的,代表哈特想象中的未來世界,而部份上集曾出場的歷史人物也有截然不同的評價,例如莎士比亞甚至以「真身」出現。

這本書我一直十分欣賞,而在云云虛構的「未來歷史名人」中,除了眾多涉及科技的人物,還有一位尤其特別。她名為「班姬.巫吉吉」(Banta Ujiji),屬於未來世界,是「史上最偉大烹撰家」。根據哈特的解釋,「烹撰家」(culinator) 是指「以設計新菜色為業」的人士,他們已將料理升華到藝術境界,超越了今天的層次。

「巫吉吉」生於非洲,烹飪生涯足跡遍佈北歐、東亞、非洲、阿拉伯地區和南美,遍習世界各地料理特色,並將其融會貫通,出版了《拿手菜餚》這一獨創食譜集,居然成為史上最暢銷書。

為甚麼這個虛構人物值得注意,首先在於未來世界科技在烹飪的角色。據作者言,巫吉吉的料理有下列創新:

(1)將世界各地的食材和烹飪風味融合,將繼承自傳統的自然調料和新技術發明產生的人工調料搭配,製作出全新口味,而這是目前難以想像的。

(2)她開創了不少前所未有的烹飪技巧,例如「超慢燉煮法」,將食材以溫火高壓燉煮八至十日,這也是科技能改變味道的預言。

(3)她是首位大量使用「快閃調味料」的廚師,這種調味料讓食物在極短時間內產生獨特香味,多種混合搭配的口味可以同時出現,味道就在短時間內千變萬化。

(4)她也大規模使用「擬狀香料」,這讓食物的質感產生改變,但不影響其口味,突破了傳統對食物空間的概念。

哈特塑造的「巫吉吉」躋身一千年後的「影響世界100人」之列,固然反映出今人對未來世界的善良展望,相信在生命可能永恆的世界,追求美食一類享受的重要性,足以取代現在對名畫、音樂的肯定,成為藝術的主流,也相信科技能持續提高生活質素。同時作者把巫吉吉設定為非洲人,也是對非洲未來走回國際政治主流的肯定,相信今天西方眼中的邊緣文化,終會得到平起平坐的地位。

但這些畢竟是小說家幻想之言,回到公元21世紀,「巫吉吉」的預言還是充滿啓發的。目前能進行「民間外交」的人,不是傳統精英、富豪、專業人士,就是流行文化偶像、明星、運動員,但和我們衣食住行相關的品味專家,例如品酒師、咖啡師等,依然被認為是「小圈子離地代表」,對人們的直接影響力卻不容小覷。

在虛擬世界,他們的專才往往是「健康呃like」的典範,影響力已充分展現,只欠社會的結構性調整,就能把其他潛能一併釋放。

這是我的預言,我們慢慢看,走著瞧。

小詞典:「張博堯」(2213~)

Michael Hart在《西元3000年影響世界的100人》的虛構人物,當時排名全球第一的一人。他是中國四川人,職業神經外科醫師,生於23世紀,當時科技已大有突破,他在2294年首次完成「大腦更換手術」,使所有人類能通過簡單手術長久保有青春活力,「直到地老天荒」,變相長生不老,成了對人類歷史影響最深遠的人。自此各國都要嚴格控制生育,人類沒有了不安全感,也更追求生活品味,整個世界觀從此被顛覆。

信報財經新聞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