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Patreon importer is back online! Tell your friends ✅

Content

由於祖父母的五個兒子都很能讀書、事業有成,他們終於可以不用擔心經濟狀況,而「他們懂得培養孩子」就如「他們懂得為純種狗配種」一樣,在親朋、乃至外人當中,逐漸有了口碑。

而祖父退休、到《中英聯合聲明》簽訂之間這十多年(聲明簽訂後,他的兒子們就開始規劃移民了),相信是祖父母一生人過得最豐裕的時光。

既然以培養兒子馳名,也有不少意料之外的趣事出現過。例如記得有一位親戚,剛結了婚,那位新婚妻子聽說祖父母的五個兒子都很是人才,於是就來找祖母,問她「育兒心得」。這樣問,自然不可能有什麼有價值的對話出現,來者大概也不是真的要聽心得,不久就道出來意,居然是問祖母可否借她的床,讓這位親戚兩口子「睡一晚」,去誕下聰明的兒子。

這種在我心目中完全CLS的要求,不知是文化差異還是什麼,那位親戚說來,卻是多麼的自然。祖母自然打發了她回去,我也不知道有沒有下文。不過多年後回想起來,這事卻也不是初想像中般荒謬。

祖父母都非常節儉,但正因為節儉,家中傢俱、浴室等,反而保留了典型維多利亞式舊香港風味。到了我在英國留學,研究生宿舍是有百多年歷史的維多利亞式住宅,那時候感覺似曾相識,特別是浴缸,原來就是祖父母家那種味道。近年興起深度遊,不少遊客都是專門找尋有故事的地方去參觀、食住,彷彿睡的床有了故事,一切都能「贈興」。

原來在某些親戚眼中,祖母家已經成了「深度遊」那樣的「景點」,而培養出三個博士兩個師的老人,也已經被一些後人看作傳奇。只是我們在旁邊的,覺得平平無奇。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自古皆然。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