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Patreon importer is back online! Tell your friends ✅

Content

簡單說完祖父的一些故事,再補充祖母的故事。

我直到長大後,才在偶然情況下發現,祖母的出生地是印尼爪哇島,她是印尼華僑。而當時並未有「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只有「荷屬東印度群島」,荷蘭人統治當地已經好幾百年。

祖母和祖父一樣,都是客家人,而客家人一直有向外流動的傳統。來自廣東一帶的客家人除了會遷居香港,自然也會走到更遠的地方,在清朝下南洋,是頗為流行之舉。金庸小說《碧血劍》以來自「浡泥國」的華僑首尾呼應,正是反映了那個時代習慣。而遠走南洋,為的自然是生存;生存之道除了農耕,自然包括經商。這也是華人逐步壟斷印尼經濟、繼而被不時排華的起點。

家族相傳,到了南洋的客家人,依然有回鄉成親的傳統,而成親對象也很愛找回客家人,以保存血脈傳承。祖母在印尼究竟有多少家人,我實在完全不知道,只聽說她在我出生後也曾回爪哇探親,那時候依然是大家族,有一大群親戚;極偶爾也有來自印尼那邊的親戚路過香港,到她家投宿。對這些「親戚」,我實在連他們的存在也不知道,乃至於他們在九十年代印尼排華是否安然無恙,同樣不知。

不過我知道的是,祖母是聽父母之命,回到大埔縣客家鄉下和祖父成親的。由於她到鄉下的唯一目標就是「找對象」,也帶了一箱嫁妝回去,準備充足(因此相信在印尼也是大家族)。此外,我朦朧中偷聽過祖母說,那時候她回去前,她母親會「傳授一套功夫」,我想這套「功夫」自然不會是李小龍那種。至於這是印尼華僑習俗,還是她家庭的性教育傳統,則不得而知。

祖母有這樣的「使命」,回鄉後就遇上祖父,很快就成親。他們成親時,曾祖父剛好病逝,根據鄉下傳統,是應該守三年之喪不嫁娶的。但祖父已經是接受西方教育的青年,就不管這一套,照樣結婚。不過因為有這樣的背景,在鄉下也沒有大排筵席,結得很低調。由於祖母「目標為本」,一早鎖定了傳宗接代、當賢妻良母為人生目標,婚後即使遇上世界大戰,也依然很努力的誕下五個兒子。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