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終於在Netflix看完整套12集「台灣大河劇」《斯卡羅》。這是台灣少有的史詩式劇集,據說製作費不菲,也搭了不少將會長期保留作為旅遊景點的歷史實景,不少台灣朋友對此劇非常興奮,認為是台灣劇集走向國際的里程碑。

坦白說,要是單從拍攝技巧、演技等角度,這劇實在有太大改善空間,起承轉合甚至不如TVB劇集熟練。演員的演技頗為參差,那幾位洋人演員(包括「台灣河國榮」法比奧)幾乎是大學生舞台劇質素,一些台灣老戲骨卻非常壓場,還有一些素人(例如飾演原住民部落「二股頭」的那位)令人有意外驚喜,但總體而言都是彆扭。相信最主要影響發揮的原因是語言:那幾位演員就是會說原住民的排灣語,也不可能流暢,他們的英文也似乎不及香港人的普遍水平,但劇集為了「國際化」,演員使用英語、排灣語比例還要刻意高於國語,令不少場面都像是讀稿,尤其以那位女主角最嚴重。最後那場「大戰」本為歷史上所無,而且也非常粗糙而不連戲,大是敗筆。

不過這部改篇自小說的劇集,所選擇的時代背景,卻是真正的大時代,而且比起一些更廣為人知的事件(例如改編成《賽德克巴萊》的霧社事變),有更多國際關係的可塑空間。當然,導演、編劇能否把握,就是另一回事。

整個時代背景發生在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遇上船難,船長一行人走到台灣南部恆春半島,被當地土著殺害。最後美國派出小隊士兵嘗試捉拿兇手,卻不敵熟悉地利的土著,結果由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德與土著領袖「大股頭」簽訂《南岬之盟》,土著承諾日後保護掛上紅旗的洋人船隊而終結。

整件事情雖然簡單,但涉及很微妙的不同勢力角力。原住民(「生番」)的一方,當時處於獨立狀態,由斯卡羅族建立了十八個小團體,稱為「琅𤩝十八社」,根據現代政治學概念,可稱為「斯卡羅酋邦」,但旁邊還有其他敵對原住民勢力不受管轄,也有一些已經漢化的「熟番」。山下則出現不同漢人族群據點,主要是客家人、閩南人兩大系統,還有漢人、原住民混血的一支。大清雖然管有台灣,但因為不熟悉國際法,反而強調原住民地區不受大清管轄,以逃避責任。美國是羅妹號事件主角,但其實當時最有意殖民台灣的是已經殖民了香港的英國,與及後來的日本,而李仙德入籍美國前,本來卻是法國人。

這裏有幾點相當有趣。在國際關係角度,《南岬之盟》有點像美國和北美印第安人酋邦簽訂的條約,劇中那位美國人也有談及印第安人和台灣生番的比較。換句話說,這是某程度上證明了台灣「自古以來」不(完全)是中國一部分的國際條文。而且「斯卡羅酋邦」一直拒絕和大清或漢人社群訂立類似條約,反而願意和美國有協議,到了日治時代才被逼同化,這是台灣原住民長期和漢人/中原政權互不承認的證明。台灣綠營希望play up這一點,自然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站得住腳的,不過戲劇並沒有充份交代,實在有點可惜。

《南岬之盟》對幾個大國,也有微妙影響。大清終於認識了國際法,此後開始著緊自己「主權範圍」到了哪裏,但覺悟已經太遲,而且到了覆亡還不是完全知道遊戲規則。美國勢力開始進入台灣,但依然以做生意為主,反而是英國人進一步要開發台南,隨同李仙德到斯卡羅酋邦的英國人必麒麟後來也成了一號人物,新加坡的Pickering Street就是紀念他。李仙德本人見美國對台灣野心有限,後來跑了去日本成為高級幕僚,勸說日本派兵殖民台灣,切入點正是原住民殺害琉球落難船員的「八瑤灣事件」,他因為知道日本人(當時琉球已被日本保護)不在《南岬之盟》保護範圍內、與及大清根本不懂國際法,說服了日本以殖民台灣為國策。但這一些,基本上在劇中毫無伏筆,也是可惜。

甚麼時候,才有真正的「香港大河劇」出現呢?

Files

Comments

Terry Pang

台灣Netflix, 可惜香港Netflix冇得上映。

Brian Leung

Taiwan Plus有上映,全球都可以睇 https://taiwan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