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我祖父那一代有多少親戚在鄉下、多少來到香港,我從來都搞不清楚,有時候又會忽然冒出一些我從來沒有聽過的「親人」出現,我想我父親也不完全清楚。

但我知道祖父是非常著重家族的人,他住的家鐵閘門前,居然專門找人刻上一個斗大的「沈」字,那是電影才有的老派家庭做法。但在香港,祖父其實非常節儉、也不富有,卻又有如此氣場,那種氣勢和自信,甚至有一點挑釁意味。也許實在太「揚」的關係,每次走過那道門,我從小到大,都有些微的不自在。

每年掃墓,父親都會帶我拜祭一位「太婆」,她好像是祖父的母親輩、又好像不是祖父的生母親,說了很多次,我都搞不清那些哪一房過繼給哪一房又如何如何的關係,但知道是太婆帶大父親幾兄弟的。有一次父親問我是否記得太婆,但墓碑明明寫著,她去世時我還未出生。後來我又忽然醒悟:我小時候真的見過另一位「太婆」,但為什麼我們掃墓拜的不是她,我真的搞不懂。

由於家族大之餘,又同事不似有很嚴謹的definition,自然也有典型家族內部的劇情。像祖父有一位弟弟,也是來到香港,二人初年很close,後來不知為什麼鬧翻了,堅決不相往來,甚至是背後提也不願提那種。我見過這位「華叔公」(是的,另一個貴妃名「玉華」)的回憶也非常少,不過依稀記得他有兩位「華嬸」(也就是我的叔公、叔婆),好像一位本來在鄉下、一位在香港,後來兩位都來了,就GG了。雖然兩兄弟失和,但兩位華嬸好像和我祖母有私下聯絡,相信都是「偷偷」的聯絡,那就是大家族落難香港的典型故事。

有一次不知道哪位家族成員結婚,祖父和華叔公兩兄弟終於碰面,華叔公喝得大醉,然後非常熱情地和祖父、祖母相擁,高呼「阿嫂」。當時我年紀很小,看得很愕然:你們不是世仇來的嗎?然後記得某日祖母在家中慨嘆:「明明心底裏就是很想親近,偏偏要弄成這樣」。宴會過後,自然一如所料,繼續老死不相往來。

後來又有一次,「華叔公」這一邊有一場喪禮,我父親有出席。我記得我問他:這位親戚好像從來都沒有見過,你們從前很熟嗎?然後母親在旁說:因為你祖父和華叔關係不好,你父親去是外交行為來的。當時我讀小學,第一次知道,原來喪禮有這種功能。

到了我結婚,也有問過是否要請「華叔」這一房。我忘了是父母沒有請、還是請了沒有來,而基於我們的「家規」,很多東西都只能意會。於是,我也沒有追問。

那就是香港上兩代從鄉下帶過來的「國際關係」。家學淵源,就這樣慢慢長大了。

Files

Comments

Dennis Ng

That is why you can stud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Even listen to it head spins. Live in it. O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