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移民潮如歷史輪迴一樣,再一次於香港上演,和香港只有一海之隔的台灣,不意外地成為不少港人的散聚地。這種大批華人出逃的場面,好像有點似曾相識,好像有點民國末年。常說借古可覽今,說到民國歷史,不少人新一代網民總會提起Facebook專頁《秋海棠民國史地》,但原來這處的民國情懷,竟由一群香港人連結,而又諷刺地這些港人如今,也避不過歷史的輪迴。  

傅立言可算是《秋海棠》的中堅分子,自幼在師輩的耳濡目染下,啟蒙對台灣的認知,直到台灣實現第一次政黨輪替,制度的差異,令他開始沉迷於民國百多年來上至民主憲制,下至海陸空軍的各種歷史。  

身處外地研究他國歷史,從來多只能透過二手資訊。但研究民國歷史的一手資訊,如歷史遺物、口述筆錄卻遍佈香港。香港和民國的歷史,一直沒有想像般的遙遠。坊間耳有所聞的固然是調景嶺的過去,但不少舊書店甚至重建舊區,都可能承載著尚未出土的另一個中華民國。  

傅說自己加入《秋海棠》的機緣巧合,正是一本在西環廢墟中尋獲的副艦長私人日記。那曾是民國史上最大的軍艦「重慶號」,由英國贈送,後叛變投共,而好好記載這段歷史的筆記始於香港,輾轉間亦終於香港,再重生於香港,就印證民國和香港在歷史上的緊緊扣連。  

近年民族主義興起,香港人開始對尋根追源更添興趣。君不見一句「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在法院內也淪成歷史攻防戰,卻何以別樹一格,香港人研究民國史起來?「中華民國由1912年元旦開始,直到今日,對香港嘅聯繫一直非常之大。」傅認為香港人在過去就一直豐富著民國與香港間的連繫,所以要研究香港近代歷史,整個大中華地區都不可分割。皆一切環環相扣,故民國史的研究,亦正是對香港歷史的補完。  

近年政局動盪,《秋海棠》自2015年走來,歷經社運低潮到抗爭再起,傅立言說《秋海棠》漸漸亦尋找到其使命。坦言一開始只是純粹作為一個「搏like」的歷史圖片分享平台,但慢慢覺得在香港的黨化文化下,需要作出對抗,透過推廣民國史的同時,宣揚真正的中華文化。  

翻開中國歷史的課本,由三皇五帝到近代,莫講民國歷史,近代香港歷史大多輕輕帶過。如今開始加強對黨史教育的風聲更從無停止,彷彿這段和香港扣連上百年,影響香港至深至遠的歷史將一硝而逝。  

「歷史唔會完全重覆出現,但會某程度上出現重覆。所以應該要睇吓可唔可以搵到一啲教訓,令香港人面對重覆時,會作出更加明智嘅選擇。」  

傅認為香港人多年來都接受一套「功利主義」的教育,凡事先看有多大回報,對未來有多大幫助,因而香港人的對政治的教育留下一大片空白。然而政治充斥身邊,2019年已經是最好的例子,歷史就是最好的政治教育。  

近日香港不斷對教育下手,國安教育幾近成為定局,傅說自己在美國接受教育時,憲法教育令他深受衝擊。而中華民國的立國精神,至好參考了美國的憲法,處處摻入民主精神,故在推廣民國史時,同時亦推薦中華民國的憲法,讓人了解一套和香港無限貼近的憲法精神。  

在如今的時勢仍以中華一統、民國精神等為宗旨,在香港身份認同思潮掀起時,難免會被標籤為「大中華膠」。但傅並不同意,他說在《中華民國憲法》下,將會參照如美國一樣的聯邦制度,則香港會成為當中一個擁有自治的實體。  

傅立言指在《秋海棠》的觀點下,會認為是直到西方思想的傳入,才有以民族為國的觀念,而過去的華人社會都秉持文明為國的觀念,而此正好切合了《中華民國憲法》的框架,不同的民族能夠聚首立國,是因為同以中華文明共同。所以在此框架下,主權在民而非政權,笑言自己是「憲法膠」,甚至「儒家膠」。  

他提起上世紀當中共向台灣提出「一國兩制」時,曾被前總統蔣經國駁斥。「點解要叫一國兩制,就係因為你都唔信自己個套,先要出第二套要人接受咋嘛」,並反建議一國良制,而當中的良制,正是《中華民國憲法》。  

但無論「兩制」還是「良制」,在《港區國安法》通過之後,注定香港只剩下一制。現時《秋海棠》的大部分成員已經離港,包括傅立言。他不評論自己作為一個歷史分享平台的中堅,距離《港區國安法》究竟有多遠,「我都答唔到自己中招未,其實呢啲睇佢(中共)國際形勢上有幾孤立。」  

他認為如此可以凝聚民心的文化產物,和紅線的距離,在乎政權的政治需要,「視乎佢要打壓你,定係統戰你」,但坦言當台灣駐港經貿辦近一年也面對前所未見的打壓,已經是一個莫大的警號。  

「2018、19年仲可以見到中山公園有升旗禮,有官員會出席,再望望依家,其實真係好唏噓。」  

歷史走完一圈,再次回到那一個熟悉的分岔口。誠如傅所言,歷史會某種程度上重覆,那現在的香港,回到百年多以來的何處時空?  傅立言想了一會,說一個社會陷入極不穩定,政權又極力想清洗異見,最相似的應該要數1949,那段土改鎮反的時期。「嗰個時候有啲知識分子跟住國民政府去咗台灣,有啲輾轉移民香港,有啲選擇留返係上海北平。」  

如今香港人面對某程度上的重覆,前人教訓在前,後人可會有明智之後?

文:《堅離地球》記者安源曲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