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曾幾何時,香港書展是我們一年一度的期待。為的不是書,是一種靈氣。

後來,忘了到了某年,動漫變成書展主角,製造了「避爆大門」的震撼;又到了某年,靚模成了主角,寫真成了吉祥物;又到了某年,動漫分家了,靚模禁絕了,書展被報導最多的一位新進女作家,名叫李偲嫣;再到了國安法後的今年,一切政治書都消失了,「吃喝玩樂就是人生」這「新香港觀」,全面進駐。

跟人說書展,由品味,變成惡俗。

為甚麼淪落如斯?

讀書,本來是很私人的事,按常理,根本沒有需要「展示」出來。國際書展辦得有聲有色,一來,是平日不容易見半面的作家紛紛露面。不一定是去講座,單是literally露面,閒適地看看書、談談話,已經生色不少。但在香港,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沒有甚麼作家是平日《明周》見不到的,有份量的文學大師到場路過,卻往往無人認識。參展商為了旺場,卻不得不找來明星當「作家」,掛羊頭賣狗肉,自然,也就吸引到狗肉朋友。

值得「展示」出來的書,除了讓人買,更應該是珍本、絕版、手稿,或者,起碼是普通書局沒有的書。這些在香港書展不是沒有,但都是形式。那些專門到香港參展的海外書商,不少來自港人平日難得接觸的國家,隱含大量有趣故事,但無一不是票房毒藥,連那些攤位的售貨員,也往往沒趣地提早離場。

香港書展的商業運作,就是一個散貨場,所以新書要趕書展,無論怎樣趕工、怎樣錯漏百出;舊書也要珍惜機會,因為能夠以一磅一磅的重量價錢散貨,只此一家。某出版社年前以$5震撼價大賣存貨,作家私下無不震怒,有朋友甚至開價說自己買回來,因為在那裏,賣相比鴨寮街更不堪──起碼鴨寮街還有cult味。

書展理應還有一個賣點,從前叫「書友」。尤其是在海外,地廣人稀,難得有盛事,不同書類才會找到知音,有同一愛好的讀者在那裏認識,結下善緣,集郵書研究學會、王爾德研究學會之類,往往就此催生。但在香港書展,迎面而來的有大媽,奀星,追奀星學生,自由行旅客,官方說是「熱熱鬧鬧」,場內卻只感到壓迫,氣氛令人幽閉。

人在江湖,這些年的書展,只要在香港,大多參與一些講座,有時當講者,有時當嘉賓。小時候,常在想:「如果有一天,能夠在書展演講,那是多麼的型啊!」

幸好,總算長大了,現在的心理狀態,情願在一個破舊的小書局,和三個有興趣的讀者席地對談,而不用照顧一些為了涼冷氣離開維園,走進免費會場,逐一到不同講廳打鼻鼾的人。參展商完全可以收費,不是為錢,為的是保證質素。

但在marketing sales的角度,拍攝一張座無虛席的照片,明顯更重要。單是貿發局工作人員那種比大學官僚更討厭的官僚開場白,完全感受到任何講者、任何題目、任何書,他們其實都不在乎,都只是一個variable,就已經為講座定調。

書展是可以去的,但沒有可以show off之處。假如還有人高調相約在香港書展,你應該給他打一個大問號。而這,已經是最客氣的結論。

Files

Comments

Wendy Lam

相信係由以往嘅“期待”變成而家嘅“恐懼”!😨😨

WHO ?

仲有補充練習大平賣,令書展成為不少小朋友的惡夢

TANG SIU WA

無你講到咁衰的 這種環境下是多了人讀書

Winsa Chan

是啊,有些港豬如我,最近都讀多了些以前覺得好深,好悶的書

Jasmine Chu

真係好耐無去。幾年前去過,都係想直接去出版商買書,跳過D書局。 香港人好似响夏天會突然變得鍾意讀書。其實品味都只係吃喝玩樂同補充練習。 寧願無折行小書店,樂得清靜。

Parramatta Pangbourne

以前去書展,主要係為咗買齊出邊書店未必會齊嘅明窗舊版衛斯理。結果十幾廿年後,我都係買唔齊

Lamington

自從𡃁模搶fo、明星歌手又去下,已經久沒有去書展,倒不如星期日去樓上書店買書、去商務三聯打書釘仲好 以前大學間中都會請下啲文學nobel laureates 黎演講,真係好開心能夠直接聽佢哋講嘢,雖然未必明得晒。而家香港啲大學開既webinar都已經請唔到好嘉賓

Chung

唔知有冇人記得,有年有檔叫 "當代教育" 定 "現代教育",成檔都係賣咸書同寫真。

Lai kin hung

謝謝分享,我做咗17年年書展,對書展都有一種情意結,雖然做得辛苦,但每年書展都好期待,不過今年籠罩住一種白色恐怖,對於沒有出版自由地方做書展,在我心目中己經屬於半死書展.

al20

懷念大會堂年代的書展,當時還是文史哲書居多,也是從那時起接觸到不少台灣出版商例如遠流、時報等。

CYuen

其實已經好多年冇去香港嘅書展,擠擁又冇驚喜,就如你所言,大部份嘅地區都只係散貨埸(除咗少數嘅外地出版商有一啲點綴之外),諾大嘅會場差唔多冇書味,要買文史哲,上2樓書店種類好似仲多啲,到而家嘅香港,有啲書甚至只可以網上訂,仲去逼來做乜丫?

Anonymous

散貨場是無可否認的,正因如此,很多小型出版商及書商每年就靠書展先至可以捱落去。

Good Year

既然大家都講到咁白, 展咩野喎, 死貨散貨場就死貨散貨場啦, 細佬修養有限, 野人一個, 已經近10年無入過書展, 要買既都係買, 唔買既點平都唔會益書虫。唔覺得唔去有咩損失。

Yip

真係要買書, 可以去民間書展😉

Devilada

我是澳門人,從小開始年年都會來香港看書展,是每年期待的重要事情,但越來越變質後就不再期待了。Btw, 突然想起當初第一本在香港書展買的是《老懵董》… 😔

Emily Yeung

早!今日請大假去書展,好期待🙏🙏🙏

Wingman Lai

所以我從來冇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