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美國與台灣關係升溫,華府如何在不支持台獨、不讓大陸繼續施壓這兩大前提下操作,TIFA應是典型例子。TIFA是「貿易與投資框架協議理事會會議」,五年前曾一度常規化,日前終於重新恢復,美國亦一改以往多提出要求的角色,改為多聆聽台灣訴求。以往的TIFA在中美貿易期間舉行,現在剛好相反,更需要仔細分析。

首先,台灣報導大多對美國牛肉、豬肉問題迴避,始終至今「萊豬」問題在台灣依然敏感,但美國之所以願意重新對談,很大程度正是因為台灣在過去幾年盡力處理美國牛肉、豬肉等問題,因此美方對此卻不斷強調。台灣將在今年8月底就「反萊豬」進行公投,這時候美國突然願意開會,甚至視「萊豬」為重啟會議的因素之一,自然有為台灣政府打氣之意。

台灣在會議上積極提出和美國簽訂雙邊貿易協定(BTA)的意願,美國表示了解,但指應有許多複雜問題要解決,願意繼續討論,希望雙方朝深化、提升關係上努力云云。畢竟TIFA只是一個框架協議會議,僅為一個平台,美方之後的新聞稿則對BTA隻字不提,相信不會一步到位。假如美台能簽訂FTA,對台灣的全球經濟佈局而言,卻幾乎是海闊天空,相信這是台灣政府的最大外交目標。

美國亦同意簡化運送疫苗等防疫物資的規定,不過對台灣提出的「疫苗授權代工」,只說「加強討論」,相信台產高端疫苗短期內應市的機會不大。中國不斷宣傳中國疫苗、抹黑台灣抗疫成效,卻是美國同意簡化規定的一大原因,加上已兩次捐贈疫苗到台,顯示美方明白疫情對台灣內部穩定有重大影響。

假如這類會議變成恆常,正如一位台灣學界朋友講述,美國對台灣已經彷如對待實質從伊拉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那樣,不再依附於中美關係框架內進行。這一點要聯繫到美國印太最高負責人Kurt Campbell、前任處理印太地區的助理國務卿史迪威日前不約而同談及美台關係的講話,容後再述。

Files

Comments

Hello Ka-ming

可唔可以唔好用匪語:「講話」?